小岛经济学?人类简史?

    喜欢黄渤,也因为电影宣传的轰炸,所以去看了《一出好戏》。

    故事套用了小岛经济学的包装,小岛是封闭的市场,鱼是稀缺资源,纸牌是货币,王宝强,于和伟带领了两个部落上演了一出将市场经济的演化史。当然,黄导肯定不会拍个经济学通俗教育片,五十万影帝试图展现的是一副浩瀚的人类简史。

    一个公司被卷入一场让世界毁灭的海啸,一艘破烂的诺亚方舟把他们带到了一个荒岛,这30多个人自以为是人类的唯一幸存者,所有的金钱地位这些外在的东西在岛上都毫无意义,每个人又恢复了生而平等的地位。上市公司的总裁比不上一个会爬树的导游,6千万的彩票比不上一条果腹的鲜鱼。于是,社会结构大洗牌。一场轰轰烈烈的人类历史就这么上演了。

    第一阶段的首要目标是生存, 生存,生存,所以体力和生存能力最佳的王宝强胜出,成为了首脑,大家回到了人类生活的第一阶段。阶级开始逐渐分化,当找到了更多资源,生存不再成为首要目标,进入了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合作,发展,或者更赤裸裸地说,是阶级分化的升级。开始有了权利的斗争,由于资源不再短缺,王宝强仅有的生存技能让他退出了历史舞台;于何伟用资源和市场经济交换作为筹码;黄渤则使用了更高一级的技术革命和宗教的力量。围着篝火跳舞就是赤裸裸的原始宗教仪式,而黄渤绑个发带的直发造型一瞬间居然让我有种耶稣转世的感觉。

    第三阶段随着社会组织的完善,人们终于走到了“科学革命”。小部分人发现了这个社会的最大秘密:人类并没有灭亡。因为统治者的利益受到了威胁,这一说法便自然变成了异端邪说。在勒庞的《乌合之众》里详细描述了群体心理的盲目和狂热,当王宝强和黄渤两次说出真相的时候,被认为是疯了,被绑起来,被殴打,甚至被架在火上。等等,这一幕是不是似曾相识,黄渤又似乎化身为因为相信日心说而被教廷活活烧死的达斯科。

纸是保不住火,熊熊大火似乎是打破黑暗中世纪的文艺复兴之火,破旧的大船被烧毁了,人们终于又回到了现实的社会,这里的一切都变成了人类的遗址供人参观游览,而只有活了足够久的蜥蜴才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其他的故事只能靠后面的人去猜测和想象,就好像阿尔塔米拉山洞里的野牛图,到底是崇拜,是猎物,是艺术,只能靠后人的想象去杜撰了。

智人是后真相的动物,人类的所有合作都是基于真实与虚构的平衡。

在《人类简史》的最后,作者问“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我们究竟希望希望自己想要什么”,黄渤老师终究还是个浪漫的人,他给出的回答是爱情,残忍的故事因为脉脉温情的感情线而变的稍显柔和,不那么残酷。舒淇的角色更像是一个符号化的语言,一个存在于导演心底的美好情节。

作为黄渤的第一步导演作品,选题似乎过大了,一上来就急于讨论人类的最终课题而不是从小见大的讲故事,这对于导演的能力,故事的讲述和想象力要求太高。可能整个二十世纪,在我眼里能达到这样高度的导演还只有库布里克一个人。作为《人类简史》的先导片或者是宣传片,足够了,但如果是上升到一部讨论人类历史和命运的电影,火候还差的有点远。

即便如此,不影响我对黄渤一如既往的喜爱,王宝强,于和伟的表扬也非常精彩。没看过《人类简史》的小伙伴可以去看下。

《一出好戏》黄渤导演处女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朝夕之间 徘徊在逃不脱的境地 如流水般缓慢 流荡在妄念之间 千丝万缕的牵挂 化作难以安眠的黑暗 讨厌着 被自我而讨...
    行尽往阅读 332评论 0 0
  • 接连几日被江歌案缠绕,今天又看到杀老师的新闻,心灵遭受万点针刺般的细小伤,无形却痛,忧伤如雪花般落满了头。 怎么办...
    晔红阅读 170评论 0 1
  • 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来源于一则寓言。在一个冬天里,有两只刺猬觉得很冷,于是,它们决定靠在一起相互取暖。它们靠得很...
    wo仙阅读 1,034评论 0 0
  • 遇到一份纯打杂+学不到东西的实习的情况是非常大概率的情况,在我漫长的实习生涯中,我给500强外企查过三个月的发票,...
    每天都有新实习阅读 2,171评论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