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本书写给不了解猫和不喜欢猫的人。
按这个标准这书适合我也不适合我,我害怕猫是因为他夜里发光的双瞳,和来去无声的行踪,但我也喜爱他们喵喵的叫声、软乎乎的毛发。
一直有个习惯睡觉前一定要听bobo的电台,那天晚上她读着《李家宝》听得我直掉泪,爱文字细腻和触碰但不点破的现实感,随着她介绍的作者,知道这篇文章出自《猎人们》这本书。
快速下单阅读,并没有看这本书的简介。说实话,看了书的前几篇文章,我是失望的,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煽情和扰人心绪,有的只是淡淡的描述和记录。其实书是围绕作者和她的“猫天使们”一起喂养流浪动物日常引发的一些思考、一些生活趣事、一些心路历程。
02.
养了一只名叫卷福的泰迪,其实也很想养只猫,看着书后想法越来越强烈,作者好像懂我心思的写了一篇《猫并不可爱》的文章收录在书内,只能是恰得其反,读完文章后,我更想养了,但因为听说动物都想做唯一的,就终止了想法。
看着看着书,发现养宠物或许是个错误的想法,因为养宠物花费的金钱,可以养活许许多多的流浪动物。但同时我也知道作为一个主人的责任,我依旧需要花费更多的金钱、精力和时间来照顾卷福。
看着作者的付出,我开始在上下班的路上留意流浪动物的存在,不知道是该开心还是该难过,十天半个月过去了,我未见一只流浪动物。
我见过对动物如瘟疫的人,他们觉着躲着不够,便下了狠手,还自以为荣。所以不知是被赶尽杀绝了,还是被一一照料好了,当然我愿意相信后者。
3.
在老家的外婆,其实也是一位“猫天使”。
几年前回外婆家吃饭,菜还没上齐,桌子旁就围上了一群猫,一只大猫,三四只小猫。看着伙食都不错,大猫肥的不想话,小猫们也个个丰满。
我害怕猫,故问外婆怎么开始养猫了?外婆笑嘻嘻的说:这母猫是野的,怀了孩子睡在我们厕所,看着可怜就喂养着,现在已经不睡我们厕所了,到隔壁伯伯家厕所了。
我说:那为啥伯伯家不喂饭,还到我们家来吃?
他们不给呗,自己也很少在家吃饭。
那也可以帮抓点老鼠,我打着小算盘。
现在都猫都不抓老鼠了……
总之一家人认可了这群猫的存在,母猫很聪明每天都会到外婆家吃饭,外婆也根据她体型的变化揣测她有无生育,如若食量大了,来的次数多了,便是又怀上了,过不了多久,便会带着几只小猫,一同出席餐宴。有次还带了一个公猫过来,我们笑说:哟,这是见家长的节奏啦。
4.
我开始是十分不理解外婆的做法,因为我付出了必是想索求回报的。
比如我养着卷福,是想我一叫他,便会哒哒哒的跑过来、我回家一开门他便会欣喜若狂,不停蹦蹦跳跳。
而这猫一不抓老鼠,二不卖萌撒娇黏人,何用?
外婆倔强又任性,一个人在家总是不吃饭,随便打发,怎么劝告都没用。为了这猫不饿肚子,不说一日三餐,一日两餐是需要准备的。这何不是她的作用了。
随着《猎人们》一篇篇文章的推进,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势利眼,对作者也愈发佩服,也许只是想让周围的事事物物都能感到那一点点温暖。
5.
这几年不知送走了多少只猫,外婆也不恼,任由他们来来去去,有时还说骂母猫说,这个傻子估计又把自己的孩子吃掉了……
只是一餐不见母猫来赴宴,外婆便四处找寻,终有一日再也找不到了,外婆嘴里念叨问询
或许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小小的太阳,照亮身边小小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