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我16年6月份参加园区征文比赛时写的文章,时隔一年半,再次翻开还能感受到当时的心情,发出来与大家一起共勉。
2015年8月我离开赛西,开始寻找新的征程。由于我准备以后往外审员方面发展(之前一直从事于商业服务性质的企业),需要积累一些制造业方面的实践经验,所以此次寻找工作着重于制造业类型的企业。在找寻合适的企业时花费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对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我是10月份来日扬正式上班的,中间间隔了俩个月,在这长达60多天的时间里,我面试了好多家企业,听他们讲了很多,自己也想了好多。上学时喜欢读些励志类的书籍,每次看到那些“每天对着镜子大声的说“我是最棒的”,你就会怎样怎样”,我都会产生质疑。经过这段时间的面试,我对之前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虽然不会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但潜移默化的会形成一种自信的意识。我每次面试大抵都会被问到一些类似的问题,回答的多了渐渐的也就觉着真就是那样了。在这俩个月的面试中我要感谢其中3个面试官,也许他们很普通,但在特定的时间给了我一些启示。
第一家是个油墨行业的企业,规模扩大后刚搬的新厂,质量管理体系已初步建立,想招个可以对体系进行日常维护的人。这次面试我们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她告诉我:她很感谢她的爷爷,是她的爷爷经过自己的奋斗,使他们在城市里安了家,让她和她父亲都得到了更好的医疗和教育。当初她来到上海,决定在这里打拼,就没有想过要再回去。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终于在这里稳定下来,虽然自己辛苦点,但下一代会得到比自己更好的条件。我有时也会问自己一些问题,我为什么会来到上海?经过这次面试,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第二家是个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在这里我第一次认真的看了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手册,以前在认证公司的时候从来没有认真的看过企业的资料。说来惭愧其实面试时我连这个职位在企业具体工作内容是什么我都不清楚,谈了一段时间之后,面试官摇摇头。可能觉得我还有些潜力,就把他们企业内部的管理手册给我,告诉我先看看,下午继续。很感谢他为我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让我更加明白自己所欠缺的。
第三家是个生产日用品的企业,我投的岗位是EHS助理,这次面试的复试内容是让我对现场员工进行安全培训,这是我第一次给员工做培训。我刚拿到培训资料时,就开始构思该以怎样的形式呈现给大家,是一本正经还是幽默搞笑,脑袋里就像放电影一样。复试的时候,当座位上陆续坐满人时,我开始不由自主的恐惧了,我就告诉自己:怕也得上啊,总不能站着不说话吧。我可以允许自己失败,但无法容忍自己退缩,不然会自责好长时间。还好培训资料比较熟悉,半小时后面试官接过我的主题继续培训。很感谢这位面试官给我提供了这次机会,让我硬着头皮勇敢了一把。
最后我来到了日扬,在这里我感到很踏实,也许是经历了漫长时间的等待,也许是目前还在自己规划的路上走着,总之有了稍许的归属感。在综合楼里有句话是”我们要做最有文化的企业家族“,这句话对于只身一人来上海打拼的我有了些鼓励。工作的地方就相当于我半个家,有一次放假归来,到上海已经是晚上,从火车站赶到上海大学地铁站已经快凌晨,在公交站等19路时,心里总是感到不安,我不害怕黑夜,也不害怕打劫,就是觉着心是悬着的。在到达公司门口时,悬着的心落地了。怪不得那么多人要买房,图的就是一踏实呀。
有时企业和员工之间也并不是那么的和谐,也许企业只是需要你维持日常工作,而你也只是需要这个平台而已。那么既然恰巧碰上了,就好好相处吧,不负公司不负卿。
在接到这个征文比赛时,我们正在开展运动会,我在给我们队起队名。想到“在路上”这三个字,不过不太适合做队名,正好拿来作为此次的题目。也许是这三个字表达了我内心向往远方,渴望新鲜的事物,亦或者代表了一路走来又终将一路走去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