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本篇主要谈论的是心理咨询的适度范围,但是心理咨询与心理咨询师在大家眼中的看法也是我很好奇的。
以下内容有点繁杂,请见谅( ´θ`)ノ
心理咨询师是怎样的一种存在?
心情垃圾桶
比算命先生高级一丢丢
帮忙解决烦恼的人
故弄玄虚的神棍
能够看透别人的神奇存在(狂霸酷炫拽得不要不要的)
你的答案是什么?
评论or私信告诉我吧!
先来点正经的干货科普普~
1.
心理咨询的范围
常人的心理状态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超常心理健康人群,心理健康人群,心理异常人群。
a.超常心理健康人群
这类人在我们中占有的比例不多,大约是10%,Ta们的自我价值感普遍很高,对于自己很有自信,明白能力所在也乐于尝试超越自我,遇到挫折敢于直面困难,不会轻易在心理上被打倒,心理调节能力较强,幸福感爆棚or至少不会经常觉得自己苦逼兮兮,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乐天派,心理状态偏向于纯白的色调。
b.心理健康人群
大部分常人都是属于这类的范畴,时不时有点小烦恼小忧郁,还有着各种在乎的想要珍视的事物,嬉笑怒骂过着生活,是世界上平凡渺小又独一无二的存在。
这段区域内还包括心理亚健康人群,即拥有容易抑郁或者是焦虑的人格特质的人群。经历某些重大事件易出现情绪波动,但随时间推移会慢慢归于平衡。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人群就是生活中处于常态的人群,最常见不过又有着细微不同,我们大多都在于这个范围内,是心理咨询可服务的区域,心理状态偏向于灰色的色调。(灰色也有深灰浅灰渐变灰嘛,这是一个动态的心理变化过程,是很正常哒)
c.心理异常人群
这类占的比例比超常心理健康人群要少,大约是5~8%,但也不全是常人口中的“精神病”。其中包含抑郁症、焦虑障碍、恐怖症、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进食障碍(神经性暴食&厌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心理障碍,心理状态偏向于黑色的色调。
小部分属于心理咨询可服务的区域,如轻度神经症(抑郁症、恐怖症、焦虑障碍等)、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康复维稳期的精神分裂症等,大部分则属于心理治疗的范畴。
总结一下,心理咨询可服务的范围很广,从心理健康人群到少部分轻度心理障碍症状的心理异常人群都可涉猎。
接下来是有点不正经的思考与小经验~
2.
咨询应该适度吗?
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因为我做咨询的初衷之一就是想体会他人感受,看到更多人的经历,同时去挖掘潜意识未被发掘的语言。所以当我做咨询时,总会涉及到用我自身意识能与潜意识链接的最深程度去发现来访者意识里隐藏的创伤,我与自身潜意识能意识到有多深入,我就会尝试深入到来访者经历中能意识到的深度。
把来访者的创伤赤裸裸地袒露于面前,希望Ta能接纳,也满足我想“看”到人内心深处会出现的阴暗面相关的恶趣味。
我的观点向来都是“人之初,性本恶。”这个恶总是无时无刻地出现在不同的念头里,我们需要扼制它的经常出现,但也不能不让它宣泄出来,不然我们自己会憋着憋着憋出病来的吖!
而且呀,这个病在不同人身上会有不同程度的出现,与人格、内外攻击行为、认知的想法等有关。
举个栗子Eg:有的人儿会憋出心病来,想事情总会钻牛角尖,还很容易出现错误的认知,老是想歪,别人去纠正Ta还觉得别人不理解不关心Ta;有的人儿会憋出身体上的小毛病,这种毛病看医生是没用哒,不然怎么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学理论上称此为心因性疾病;还有的人儿就腻害了,成为了进阶版,直接就出现了不正常的心理活动,自知力上出现了偏差,分不清现实与梦境,可能还会有幻觉和妄想。
所以呀,如果在咨询过程中把来访者的创伤不明分说地一下子暴露出来,来访者不能适应,接受不来,咨询的目的不就适得其反了吗?
咨询适度在心理咨询的路途确是一个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同时对此的思考也让我认识到了我在咨询方面的不足,作为一枚咨询经验尚为欠缺的心理学专业学生,用观察的眼光看世界,尊重及切身感受来访者的感受,就是接下来我需要尝试的。
001 知道了心理咨询的大体范围后,对于周围的朋友都说自己有心理疾病这个现象有什么思考吗?
002 人性的“恶”不能完全地压制也需要找机会宣泄,联系自身可以想一下你是怎么宣泄的呢?
下篇内容我会诠释我的理解,一起来探讨咨询的“度”在哪里,该怎么小心地把握ψ(`∇´)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