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河南有一个叫乐羊子的人,他的妻子知书达理,非常贤惠。一次,乐羊子捡到一块金子,高兴的拿回家。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的人不接受他人侮辱性的施舍,何况是捡起别人丢失的财物呢?”乐羊子听后,非常惭愧,就把金子扔了,决定出门拜师学艺。
一年后乐羊子回来了。妻子高兴地问她:“你的学业完成了吗?”乐羊子说:“没有。”妻子又问他:“你既然没有完成学业为什么还回来呢?”乐羊子回答:“我离开家的时间很久了,特别想念你,所以我才回来看看。”
妻子听了乐羊子的话,拿起了一把剪刀,走到织布机前正在织的布,剪断了布,对乐羊子说:“这布是于蚕的茧一根一根积起来的,这样才有一寸长,一寸一寸的挤下去,才有一丈长,只有不懈的努力才可以,今天我把它剪掉了,我前面的努力全都白费了,读书也是这样,想要积累学问就应该每天都要获得新的知识,不能半途而废!”
听了妻子的话,乐羊子既感动又惭愧,连忙辞别了妻子,继续去求学,一年七年都没有回家。七年后,他终于学有所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