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9日学习小结。
本文引用自@归隐的江南愤青 主页 [1],博主是 陈宇(大家叫他校长),,著名财经评论人士,以系列文章浙江经济怎么了名声鹊起,毕业于中国金融学院,是江南1535茶馆创始人、聚秀资本合伙人、德弘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仁和智本资产管理集团合伙人。他发起的“江南1535茶馆”股东人数超过2000人。曾获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条线“全国先进个人”称号。著有《风吹江南之互联网金融》等文集 [2]。
摘要:现状是,由于出书的利润太低,所有好的分享已经很少以书的形式存在了。现在好的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上的分享,有条件和优秀的人面对面的交流。
草莓爸爸说:大家要珍惜舍得分享的作者们,也要学会甄别优秀的发声者。
原文如下:
最后的最后,我分享下我自己对于读书的理解,过去的世界知识是被垄断在少数人手里的,因为读的起书的人少之又少,这些人把握了话语权,从而显得特别牛气和傲娇,觉得自己说的话都是对的,其实这都只是一种虚幻的认知罢了。这也是为什么微博崛起以后,很多我们曾经觉得牛气的人物,都在日益褪去光环,其实并非是他们真的很牛气,而是因为掌握了稀少的资源,然后构建了门槛,让社会觉得他很牛气。这个就是阶层的出现的核心,过去的教育权是被垄断的,只有少数人才能拥有教育权力的时候,自然就出现这种情况。
但是随着知识门槛的不断下降,同时互联网的出现,又使得世界越来越平,知识的话语权不在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找到自己想要的知识,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决定你这辈子是否跟人不一样的核心已经并不在于你是否能接触到更高深莫测的知识或者进入什么样子的学校,而在于你自己的选择,你选择看什么样子的东西,接触什么样子的知识,关注什么样子的人,进入什么样子的圈子,最终决定了你这辈子会成为谁。
你的眼界,你的选择,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决定你最终的状态。这个世界走到今天从来不是没有选择的问题了,而是你愿意选择谁的问题。珍惜这样子的世界,他是五千年来未有之格局。这段话其实还有个很重要的潜台词是什么呢?是学会选择。选择太多的时候,往往也是最容易沉沦的时候,任何事情都是一体两面的,他给了你好的可能,与此同时,他带来的负面就是给了你更差的选项。
现在的世界知识也很泛滥,导致你选择合适的知识也变得更为困难,很多人跟我说,读书让人智慧,让人更美好,我从来不这么觉得,因为大部分世面的书都很糟糕,你读了糟糕的书,你成为美好的概率其实是很低的,所以,最终是否让你变得更美好的并不是读书,而是读说明书,学会选择。我自己觉得书籍在人类进程中的定义会发生很多改变,书籍是知识的载体方式之一,知识的传递过去通过书籍,未必意味着未来也必须通过书籍,过于拘泥书籍本身,并没什么实际意义的,而且就我自己认知而言,大多数的市面上的实体的书籍是越来越不值得读的,因为世界变得太快,过去你认为是经典的书,用不了三年,时代变了可能就成了反面教材,而你可能还没有读完,他所阐述的道理就过时了,所以,如果还是选择跟古人一样期望通过读书本身去了解世界,我个人感觉大面积是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了。
当然这个与出版书的繁琐复杂是有关系的,一本书定稿到最后审批出版,至少一年多时间,等你读到基本上两年左右了,而世界变天,这个时代大概也就只需要两年,你会发现你读的很多逻辑都被世界给颠覆,这个就是现实。所以,你付出了很多时间去读已经过时的知识,显然是性价比非常低的事情,性价比非常低,还有个很大的原因是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书,其实是非常没有水平的,压根不值得读,核心是因为不赚钱,导致很少有人真正潜心静下来写有营养的东西给大家。我自己的三本书,大概卖了七八十万册销量,这个数字在金融行业里应该算还可以的数字了。因为这个行业的整体从业人员是很少的,愿意看我们写书的人就更少之又少了。
但是即使如此,我在书籍上赚的钱大概也就是我一年接待朋友吃饭喝酒顺便打打麻将的钱而已。这个就是中国出版业的现状,书籍定价是非市场化的,我最早跑到出版社去说,我自己的书定价我自己定,亏了全部算我的。不是我想多点钱,实在是不想自己写的书跟一堆糟糕放一起定价,有些丢人,市面上一堆糟糕书,东抄袭西抄袭,定价五十块,老子没日没夜写点感悟,也定价五六十,感觉实在是太丢人,仅此而已。我跟他们说,如果没人买,我大不了丢在家里,自己躺书上玩,也无所谓啊。结果被出版社说,不可能的,会被认为认定为扰乱市场秩序,于是最后也就作罢了。金融类的书籍跟普通大众喜欢读的小说啥的最大区别就是受众窄,但是专业性相对较高,从而销量势必会少很多,同样一本书,唐家三少可以赚几个亿,我们最多就几十万块钱,那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人家可以没日没夜的写书,我们就不会了。因为明摆着不赚钱,还没日没夜去写书干什么呢?吃饱了撑的。越专业越想写点深度的人就越不会花时间去写书,因为机会成本很高,从而导致真正值得读的书就变少了很多,你很难读到。
我们去看国外很多工具书的定价大概都在几百万到几千之间,还有很多约束条款,例如不允许复印,影印,只有如此,才能让这些相对高端书籍有生存空间,否则一定没人会写出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只有市场化才能逐步让价值和价格对应起来。这个完全是市场可以去决定的事情,压根没必要去行政约束,像我们的书籍,说实话,不愿意看的人哪怕定价再低,白送给人,其实大多数人也是不会去看的,而真正想看的人,压根也不介意拿个几百块钱千把块钱来看,带来的结果就是与其莫名其妙去卖一百万本还不如卖出一万本赚的钱要多的多,也是很好的筛选客户群的办法,为值得的东西买单,其实才是我们愿意交的读者,免费或者廉价获得的读者并不会珍惜我们写的东西。
最后一般来说写金融等专业书籍的人就归纳为几种,第一种就是典型的像我们这样并不差钱,但是喜欢得瑟,好为人师,所有经常没事写点东西,顺便出出书,当然也有很多人纯粹就是为了提升知名度,用来包装下自己,所以很多就是找个人捉刀,然后找个出版社付点钱,出本书,就可以了,至于有没人看也压根无所谓,所以这类人出的书里最后结果就是良莠不齐,好的会很好,差的也很差,本质都是因为不指望这个赚钱带来的结果,玩票的性质必然的结果。
第二种就是专业书籍非专业化,把好端端的金融专业知识写成跟武侠小说一样的,缺乏基本常识,迎合观众口味,好处是拓展了用户群,把本来专业领域的东西变成了非专业人群,然后销量大幅度上升,最牛气的就是《货币战争》,赚了不少钱,坏处就是不严谨,意淫和想象居多,普及了多少人,估计就是坑了多少人。
第三种就是专业人士写的专业书籍,一般都是研究使用或者小范围参考用途的工具书。这种人最惨,赚不了多少钱,还得自己贴钱,也没多少出版社愿意出,关键是过于冷僻,你找起来也非常难,一般情况下还找不到,这个是最为可惜的事情。
其实大家想象下,三十年代的鲁迅能通过写稿子大概就能在北京上海养起自己一家人还有余力救济别人说明那时候写点东西给的稿酬还是不少的,只有产生价值的人愿意持续不断的获得跟价值匹配的价格回报的时候,社会上才会有人愿意出创造价值,而社会无法给予他们这种回报的时候,他们必然不愿意去产生价值,从而价值就消失了,这个也是为什么现代图书虽然大幅度增加,但是真正值得读的书大幅度变少的核心原因,我也懒得去出书也是这个原因,不赚钱的时候,凑凑热闹,成本不高可以,但是费尽心思去折腾意义不大了。这本书前前后后折腾了一年半才出来也是这个原因,不着急,慢慢来的结果。
所以,很多人说读书让你认识世界,我觉得在这个年代是不靠谱的,古代的人是没有办法获取知识,只能通过读书,现代人有的是方式获取各种知识压根没必要在坚持读书这条路。就我自己而言,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去认识和结交那些有丰富经历和对世界认知的人,去跟他们交流,去跟他们思辨,这个在古代是不可行的事情。古代人出门找个读过书,有点见识的人,估计比找只老虎还难,方圆几十里,读书人没几个,出过远门的人估计都没几个,你好不容易听说某个人很牛气。你去找他,一走要几天几夜,人家见不见你还是个问题,见了估计聊个几个时辰的,代价太大,成本太高,所以只能读书。而现在呢,资讯发达,勾搭工具甚多,你用心点,总能找到不少人跟你扯扯的,这样一定比你读几本书有价值,所以,同样都是外界告诉你的东西,我自己觉得看书还不如听人扯淡,更快更有价值,而且更直接,互动的效果也更好,所以,知识的传递并非只有书籍这样一条路可以走。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