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同学们为何而喜欢苏轼,难道仅仅是因为他卓尔不群的文学、书画才能?我想聪明的你一定还注意到,在他短暂的60年中,他经历了别人不曾经历的秋霜冬雪,承受了别人承受不住的狂风巨浪,战胜了别人战胜不了的困难挫折。如此集良才美德于一身的苏轼才是我们心中的大神吧!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读集中体现苏轼旷达、乐观精神的代表作品《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这段小序交代了词人写这首词的背景: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中行走时作者碰到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回去了,同行之人都很窘迫,独苏轼不觉。雨过天晴他就写了这首词。看到这里,我们会明显看到作者与他人的不同,所以更加衬托出词人面对风雨时的从容。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不要去听那急雨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不妨边吟咏长啸边慢慢行走。“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只要心情轻松,拄一根竹杖、穿一双草鞋冒雨行走也比骑马愉快,谁怕呢?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此处的“穿林打叶"不遗余力地写出了风雨的声势之猛,一“穿”一“打”有力地描摹出风雨之狂暴。而作者却说“莫听”,点明风雨不足萦怀,这不是刻意回避,而是用自己的方式面对和承担。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我们不难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就他自己的一生来说,其艰难坎坷之程度,是普通人无法承受的,这犹如那旅途中的急风骤雨,既已无法回避,又何不坦然以对,生命本就苦短,又何必再黯然神伤徒增痛苦。当作者内心选择主观屏蔽之时,外在的一切烦恼就变为天边之浮云,不足为惧。所以这里作者凸显是其面对风雨的态度—不予理睬、我行我素。所以“何妨吟啸且徐行”就是前一句的延伸,照应开头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充分表现了词人面对这场突然降临的风雨的坦然和悠然神态。
于是词人手执竹杖脚穿草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紧接着的“一蓑烟雨任乎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时旷达、勇敢、坦然的超然情怀。
由此,上阕写出了作者对如何坚守自我的思考。他不要随波逐流,他要独善其身,哪怕因此而付出惨痛代价,内心恬然自安就好!
下阕“料哨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冷冷的春风把醉酒的作者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冷,但此时山头的斜阳却照了过来。这些都是眼前景物的实写,也是对未来际遇的一种预测。对于苏轼来说灾祸就是那样不期而遇,如同那吹来的料峭春风,本是希望之所在,但偶尔也会寒冷倍增、难以承受。正在迷茫痛苦煎熬之中,微微转头又发现山头的斜阳不知何时又照亮了前路,温暖了未来。对于苏轼来说,一生跌宕起伏于宦海当中,他早已修炼出波澜不惊的能力,苦也好,乐也罢,人生就是逆旅,作为行人的他以旅者出现于世界,以旅者劳碌于官场,也最终以将以旅者消失于红尘。他早已荣辱不惊、世事洞明。于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处的“萧瑟〞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和“晴”更是一语双关,表面上说的是天气变化,但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沉浮变幻、喜乐哀愁。作者很可能是要表达,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过去。苏轼一语双关、以小见大,由偶然遇到的一场风雨,想到了人生路途中的风风雨雨,透射出词人对生活的感悟,以曲笔抒发感情,不仅表现出作者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险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渴望归隐等一系列复杂而深微的情致,而且折射出放开眼量、洞达事理、自我调节、旷达酒脱等一系列人生哲理。
所以下阕是作者对如何面对厄运问题的思考。他说厄运来临会使人清醒,当然也会痛苦,但回首先前的风雨、厄运也不过如此!
综上,这首词就是一首把以小寓大、隐喻寄托用到极致的作品,那个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苏轼就是我们的榜样!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能对你有所帮助,请你留言、评论、转发、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