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书,总是想把书中的前后顺序与逻辑关系搞清楚,所以画了很多思维导图,但用不了多久,能够记下的也就是几个概念了,当第二次,第三次再读这本书时,会再记住几个概念,最终,这些概念组合起来,才能还原整本书的脉络。
一个概念可能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可能是打开一扇门的钥匙,如果一个外国人不清楚什么是“上火”,那么他就很难理解中国人的很多“去火”行为,如果一个互联网从业人员不懂得什么是“数据中台”,那么他对当代互联网企业业务框架将无法搞清。以前,自己对传统企业应用大数据一直有一些懵懵懂懂的非常识认知,但那也只是一种感觉,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小数据”这个概念,立马茅塞顿开,十分清楚了自己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概念的作用,它可能让模糊变清晰,让复杂变简单。
人类的沟通就是基于概念的沟通,当我说苹果的时候,你就能清楚我在说什么,而不用我再告诉你,那是一种吃的水果,长在树上,秋天成熟………,两个字就能说清,一个概念,就像一个压缩包,这个压缩包里有关于这个概念的所有信息,我们可以使用这个压缩包来解决问题,相互交流,而且不必每次都把这个压缩包解压缩,这样,即方便了沟通,又节省了内存。
所以,日后在学习工作中,要主动的学会提炼概念,形成概念库,进而将这些概念编织成牢固的知识网,通过一个一个的新概念,解锁新的知识区域,探索世界的未知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