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感恩节是人们最应该过的节日,是很有有意义节日特别是我们这个年龄过的节日。无需大张旗鼓,不是肆意狂欢,只是静静的,发自内心地去想想你应该感谢的人和事物。
我并不想说感谢爸妈含辛茹苦地把我养育成人,毕竟“含辛茹苦”这个词语用在我们这代人身上略显夸张。我要说的是感谢我爸妈不知道怎样就培养出了我这奇葩的性格,不服输,自我感觉良好,主意大,想起一出是一出认准了八头牛都拉不回的倔强。
见过我父母的闺蜜会很好奇地问我,你那么传统温和的妈妈会生出你这样的奇葩,请注意他们说的是我妈妈,我爸爸跟我倒是一样直言不讳口无遮拦!我也认真想了想这个问题,并试图找出答案。
记得爸总跟别人说,这丫头人生中跟我张口要的第一样东西不是玩具,不是蓬蓬裙,而是一套西游记的小人书,那年我四岁。哦,对了,我要解释下,虽然我知道这篇文章我爸爸妈妈一定会看到。小的时候我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和父母的关系并不太亲近,觉得和他们要东西特别不好意思,感谢后来没有了这些意识才变得今天这样厚脸皮。
老爸倒没有强调,那一套小人书我买回来都没看就去研究隔壁家哥哥为什么长得还没有我高了,老爸却得意洋洋地和我妈说并认定我长大后会是个学者……
后来,我没变有成学者甚至在学习上一直平庸,而我从幼儿园的书到现在都还在关于那套书却仍留在柜子里,泛了黄,那是我的起点。也是我一生的财富。
五六岁时看到门口的堂哥堂姐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在小路上来回转悠秀车技,觉得很酷,于是把婶婶的自行车给推出去了,还不到一米的我只能夹在车把手和车座中间站着蹬车,不知道摔了多少跤,身上全是土和血印子,婶婶的的自行车已经惨不忍睹……隔壁王婆婆喊婶婶出来时我已经自如地站在车中央控制车把手了,却还不会停车,最终靠惯性又摔在地上。婶婶跑过来看都没看一眼她的爱骑,把我扶起来时却笑着问我“你怎么这么勇敢?”
那个时候我知道了,你能不能学会骑车,不在于你的车够不够好,而是取决于你够不够勇敢。
上小学时,舅妈和外婆欲把我培养成琼瑶气质浓郁长发飘飘的文艺女生,于是把我连哄带骗去学古筝我倒是学了一个周,老师也大赞我是个苗子,可我就是三分钟热度后来打死不去了,我觉得太耽误我在门口玩儿了。于是我果断弃艺从武,大嚷着不学了,飞奔到街上跟男孩儿们飙自行车去了。
后来我婶婶总爱跟我描述这一段儿:她和哥哥趴窗口看着街上炸着一头黄毛的我骑着自行车来回乱窜,哥哥抱怨道“幺爸生的是个妹妹么?”婶婶无奈地摇摇头说“她想咋地就咋地吧,她高兴就行。”
舅妈一直盼望有女儿并按照她的成长方式成长,而就这样残酷地毫没留情面地打破了我舅妈那个文艺女神的琼瑶女儿梦,她可是琼瑶阿姨的忠实粉丝,一心想要把我打造成一头长发飘飘,安静地坐在古筝边弹边唱的“云”样的女子但是由于婶婶的一句“她高兴就行”,于是我便开始自由发挥了。还好,我出生的前十年几乎都是婶婶和舅妈带大的。
上中学时,我开始有了些小思想,于是就有了困惑。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人要庸庸碌碌地日复一日地上学,回家,做作业,解些你永远不知道有什么用处的方程式关键是我的数学已经差到我爸爸想哭不是我哭的地步,那时候他们已经回来带我了。我妈说可每个人都是这样,我问,“每个人都是这样就是对的么?” 爸问我那你想怎样?
我不想怎样也不能怎样。
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就这样信任我,也不知道他怎么就觉得我优秀,对于舅妈来说即便我不是长发飘飘也不会弹古筝更不是什么知性美女她也一样像妈妈般疼我,即使我数学永远不及格当时的班主任也给了我很多的特殊待遇,即使大过年我只喜欢在家抱着书傻看爸爸也不会多说什么,即使偶尔和我妈在厨房闹得鸡飞狗跳天天拌嘴还让她操心她也一样相信我宠我,即使我什么都不会……但一直都有人在,一直都有人陪伴。
记得十五岁开始爱美了,喜欢上一条当时被认为挺贵上了百的牛仔裤。当月零花钱花光了,跟妈要钱,妈说,书可以给你买,臭美的东西自己想办法。爸不忍要掏钱,被妈严厉地制止了。于是倔强地出了门到超市求兼职,周末卖了两天的酸奶傍晚便得意洋洋地穿着那满是破洞的牛仔裤在妈面前晃悠。妈一边嫌弃地嘟囔这牛仔裤像个什么样子,搞得穷兮兮的;一边跟爸炫耀,怎么样?她可以的。成考下来,她们问都没问,因为知道我可以的,自考成绩下来到现在都没问,因为知道我可以的,是吗?
怎么样?她可以的。我可以吗?
就像很小的时候,早上婶婶就给我一大碗,让我自己排队买豆浆油条,她远远地跟着 。邻居碰见都唏嘘“她那么小,行吗?
婶婶总说:”她可以的。”有很多的故事我都没有说过,连最好的朋友都没有,因为有的回忆有的记忆说出来就不美了,或许有人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