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
提问者在打暑假工时,认识了位朋友。他出身农村,初中毕业,之前曾找到月薪6K的销售工作,但由于要背一本20多页的册子,他干了一个月就选择辞职。
辞职后,他找到一份月薪2000左右的服务员工作,每天很累,加班还没有工资。
问他为什么要放弃之前的工作,他说:背手写册子让人头疼,否则他也不会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
在那位朋友的眼里,背书带来的痛苦远远大于服务员加班的艰辛,所以他选择了退居其次,宁愿工资低,也不愿用背书的苦来折磨自己。
他觉得学习是世界上最吃苦的事,而除了学习之外都是美好的。被这种厌学情绪所主导,就容易产生辍学挣钱的想法。可真正走上社会才发现,学习的苦,真的无法和生活中烈日炎炎下搬砖的苦相提并论。
我刚大学毕业出来找工作时,看到有些大公司的门槛都是211/985出来的同学才能有进的资格,眼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由于不是名牌大学没有较高的资历而被拒之门外,深深的后悔当时为什么没有好好学习。
跟那个朋友一样,以前总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不愿意早上起来背那枯燥无味的英语单词,到现在工作中遇到英语相关的出国福利也只能默默的往后退,眼睁睁看着别人由于英语流利而步步高升。
空闲时宁愿躺在床上刷无聊的微博、知乎看那些不相关的谩骂、撕逼而不愿放下手机看看提升自己职场能力的相关书籍。
/ 02 /
现在想想背个20多页的书册真的比在工厂里日日加班干体力活苦吗?看个书学点东西为什么会那么厌烦排斥呢?
根本上讲看书需要打破惰性而惰性是人的本能。人的潜意识是习惯待在舒适区,不用动脑子,不用记忆,不用与自己的惰性抗争,所以认为学习是枯燥的打游戏是多么刺激享受。
就算一时半会能抗争的了惰性,多学一会,但还是坚持不了多久,坚持依然是惰性的死敌。要不说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倘若能够战胜了自己也便能无往而不胜了。
另一 方面,大多数人觉得学习苦,源于没有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潜意识里对学习的认知是错误的。
我的小外甥刚三岁,每次送他去幼儿园他都哭、每次让他学习也是很抗拒很不乐意,但后来我姐姐开始改变他的意识,告诉他去学校能结交到很多有趣的小朋友,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他现在不但不讨厌学习反倒觉得学习很有意思很有成就感。
大多数人不爱学习觉得学习苦,也有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没让他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培养这种学习的习惯。在知乎上引起热议的话题“阶层固化”同样讲到越是高层次的人对教育越是重视孩子越爱学习,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阶级也越高。
在世界上占据极大社会资源的犹太人,就对教育很是重视,无论是在逃亡路上还是在战争时代都是很重视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也正是如此,犹太人在很多领域都有出色的成就,在新的经济分配中受益也是最多。在他们看来学习相比于生活的艰辛,是最容易的最好的。
/ 03 /
有句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信息爆炸的快节奏时代,基本都崇尚终身学习了。但我们说的学习并不只是狭隘的书本上的学习,而是广义上的学习 。
分为以下三种:
1;在失败中学习(自我反思)
绝大多数能成功的人都是在自己走过的失败中总结摸索学习成长的。
2:向他们学习(别人的教育)从身边的一切人身上,一切事物上吸收学习。包括导师、朋友、家人、同事这些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3:自我学习(内在驱动)在对自己有充分的认识后主动去学习,无论是看书,总结,还是上一些课程,都需要强大的内在驱动力。
第三种才是学习中最主要的方式,也只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才能主动去总结学习的方法,找到学习的乐趣 ,体会到学习的甜处,享受到学习的益处。
年轻的时候,由于自控力不足,会选择逃课去打游戏,没有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好处。所以我们现在还是在社会的底层苦苦的挣扎,觉得生活是苦的,学习是苦的。
而那些稍微有些成就的人物无一不是自我学习力很高的人,他们时刻体会着学习的乐趣,享受着学习的甜处。他们在读书中慢慢增加对自我、对世界的认知,在应对很多事情时都有自己的判断而不会人云亦云。当遇见一些知识别人一窍不懂,但他们能侃侃而谈,讲出从古自今的发展缘由......那种学习所带来的智慧和成就感是终生的甜蜜。
他们是学习的受益者,有的人靠学习进入名牌大学,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人脉机会,更有助于自身以后的职业发展和创业。像出色哈佛大学创建facebook的扎克伯格,他初始的创业团队基本都是自己的校友。如果他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可能不会考到竞争激烈的哈佛大学,更不会有能力创建这么出色的企业。
我们也许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但对抗惰性突破舒适的圈子,从观念上重视终生学习,把学习培养成一种习惯去享受学习的乐趣,品尝学习的甜蜜,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比之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