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应该很多人都知道林徽因写过一首诗——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如春风拂面,整个人都融化在爱中。这首诗很容易以为是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其实是写给自己的儿子梁从戒的,表达了浓浓的母爱和从儿子身上看到的生命的希望。因为这首诗爱上了林徽因,因为林徽因看了《人间四月天》,不料却爱上了刘若英的张幼仪。
徐志摩,作为民国时期享誉盛名的才子,生性追求浪漫与自由,身边也不乏佳人相伴。他35年的生命中有三个性格各异的女人,她们的事迹,也像他笔下那些曼妙的诗一样广为流传。世人难免将她们三人进行比较,相比林徽因的才貌双全、陆小曼的风姿旖旎,张幼仪无疑是最不起眼、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
大家都忘了她是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亦是云裳服装公司总经理,一度引领了上海乃至全国的时尚潮流。这样一个能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女子,怎会普通?
徐志摩对张幼仪无疑是残忍的,没有给过她一丝温情,只顾追逐着诗人的自由。生活给了张幼仪无情的一刀,她愣是从伤口中生出一朵娇艳的花,活出了自己的风采。
初相见,同枕却无言
张幼仪14岁时,四哥张嘉璈奉命视察杭州一中,看到了徐志摩的考卷,颇为赞赏,主动向徐家求亲。徐家当时已是江南富商,家中开办有电灯厂、蚕丝厂、布厂、徐裕丰酱园、裕通钱庄等,和拥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张家联姻,对徐志摩父亲来说是求之不得,他一口答应。
徐志摩的八字被送到了张家,张家准备嫁的是幼仪的大姐。算命的阿婆说大姐八字不好,不到二十五岁之后嫁人是会克夫的,又拿了幼仪的八字来算。八字合上了,但生肖不对,为了和徐家联姻,幼仪母亲不惜给女儿改了生肖。
当时,幼仪才在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了两年。最初,幼仪拒绝这段未曾谋面的婚姻,希望能把书念完。但听了家人对才子徐志摩的介绍,加上对四哥的信任,她对这段婚姻充满了期待。或许没有“画眉深浅入时无”的深情,但总可以教自己读书写字吧?
她根本没有想到的是,未来夫君对她的厌弃,不在于她而在对包办婚姻的深恶痛绝。在徐志摩看来,和她结婚不过是为了传宗接代、是让父亲同意自己去北大念书的暂时的妥协。幼仪在这段恋爱中有着后天无法弥补的“先天不足”,丈夫根本没有想过要爱她,甚至以和她在一起为耻。
新婚第一夜,两人摸索着完成了终身大事,一夜无言。
婚后的日子,张幼仪给我的感觉就是唯唯诺诺,将自己放的太低。面对她,徐志摩的眼睛是从她的头顶飘过的。她贤惠、端庄、尽心尽力的服侍公婆和丈夫,所有的优点在徐志摩看来都是迂腐、任人摆布、没有自我。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徐志摩读书读到精彩之处抬起头想与人交流,幼仪望着他,想他先说。他认为她就是个“乡下土包子”,肯定不懂,与她交谈便是对包办婚姻的妥协,旋即放下书本,离开了。她怎会什么都不懂?她也是个大家闺秀,也是念过书的。
“我要做中国第一个离婚的男人”,徐志摩对她吼出这句话便离开了。她愣在原地,不知自己哪里做错了。
你不归,我便去寻你
结婚后,张幼仪很快怀孕生子。而自认完成了传宗接代任务的徐志摩,迫不及待地离家赴美求学,然后赴英转修哲学。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女神”——林徽因。他疯狂地迷恋上了她,两人就像贝多芬的月光和济慈的夜莺、黑夜的康河和诗,是灵魂的契合。“你偷我的诗,我就偷你的琴音。”,才子佳人,无比般配。
远方的幼仪在家缝缝补补、孝顺公婆和养育孩子,孩子已经三岁了,在徐家和二哥张君劢(mai,第四声)的支持下,幼仪漂洋过海寻夫。
到达马赛港时,“我斜倚着船舷,不耐烦地等着上岸,然后看到徐志摩站在东张西望的人群里,就在这时候,我的心凉了一大截……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来的表情的人。” 见面后,徐志摩带她去买新衣服和皮鞋,随后两人拍了唯一的合影,给徐家二老寄去。
两人到英国沙士顿安顿下来,很快张幼仪有了身孕,徐志摩要求她打胎,并提出离婚。 当时流产风险很大,但徐志摩却依然冷漠。两人发生了争执,之后,徐志摩就突然消失了。衣服,书籍都还在,甚至眼镜还放在翻开的书页上,但人再也没有出现。当时她语言不通、经济拮据、环境不熟,还怀着孕,她只能写信给自己在法国留学的二哥和在德国留学的七弟。在二哥跟七弟的帮助下,她先去了法国,之后又去了德国柏林,并于1912年顺利生下了次子彼得。
得重生,与君两决绝
生下孩子一个月后,徐志摩很快地追到柏林,让张幼仪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虽然不愿意,但她知道面对着不爱自己的男人再多的挽留都是没有用的。他们成了中国第一对离婚的夫妻,没有吵闹、没有纠缠。获得自由身的徐志摩,带着难以言喻的激情回国追求林徽因,却不料,林徽因不久即嫁作他人妇。
孩子失去了父亲,得到的母爱也少之又少。张幼仪雇了保姆,自己一心扑在学习上,忽略了彼得一次又一次地肚子疼。1925年,3岁的彼得死于腹膜炎。痛失爱子的张幼仪心如死灰,回首过去的自己,怕离婚,怕被人遗弃,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于她而言,整个世界都变了,她也变得“什么都不怕”了(徐志摩写给陆小曼的信中如此评价)。
之后,她更加努力地学习德语,克服语言关,在裴斯塔洛齐学院幼师教育专业学习,主修幼儿教育,继续完成了在15岁即中断的学业。回国后,在东吴大学做了一阵子德文教师,后来办起了云裳服装公司。她将云裳服装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云裳服装在款式上糅合中西方文化要素,很快在上海风靡起来。众多上层社会的闺秀淑女、社交名媛都以能穿上“云裳”的服装为荣,上海云裳成为首屈一指的女士服装公司。之后,张幼仪又应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邀请,出任该银行总裁,命运此时向张幼仪展开了另一幅画卷。所以,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努力,你要的,岁月终究会给予。
相比于张幼仪的风生水起,徐志摩的日子是较为凄惨的。徐家断了对徐志摩的经济支持,他和陆小曼都还是需要人照顾的孩子,根本应付不来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陆小曼继续着她奢靡的生活。徐志摩为了养家,不得不四处兼职,经常搭乘邮政飞机去北大讲课贴补家用。张幼仪还帮他还过几次债,在他飞机失事后,还接济陆小曼,出资请人为他出诗集。
张幼仪以自己的经历告诉天下的女人,纵然被弃,也可以凤凰涅槃获得重生。即使是备胎,也要将自己活成女神的样子。
生活不是忍出来的,你的生命不需要谁来主宰,只有你自己可以帮助自己。
《人间四月天》是根据张幼仪晚年自述拍摄而成的,电视剧有较多偏颇,过多的同情和美化。一个精明、干练、勇敢而没有诗意的女子,和一个浪漫、天真、热情地追求自由的诗人,是走不到一起的。张幼仪也许是三个女人里最爱徐志摩的,但绝对不是最适合他的。能够坦然地放手,对两人都好。微信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