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总是羡慕别人的读书笔记怎么能写的那么好,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让我一下子就能记住书中的两三个观点。看看我的读书笔记要么是书摘,要么写着写着就跑题了。。。。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在《如何用产品思维写出赚钱文章》,作者欢喜在里面合盘托出一个套路,一个写读书笔记,写文章的套路。
作者用这个套路,只用了五个月的输出,就和某个大号签约每月完成读书笔记,每篇具体多少钱大家可以去他的公号上找找看。总之,赚钱了赚钱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最关心的套路是什么样的呢?
请注意,重点如下(敲黑板):
开篇:痛点问题,用悬念,或一个对话场景、一个小故事引出痛点问题。这个问题要和下文的观念有强烈的反差,反差越大效果越好;痛点痛点,越痛越好。
第二段,讲常识,一般人都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
第三段,讲反常识,你告诉大家这样看问题是错误的。
第四段,亮出观点,用黑体表示,这个问题应该是这样的。这个是文章的重点。一定要独立成段。
第五段,案例,列举一些案例佐证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话引用书里面案例,或者生活中具有信服力的案例,推荐使用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
第六段,方法论,给出这个案例的方法论。
结尾用金句,结束后,有要一句能让人能记住的话,就像电影里面的经典台词,让我们念念不忘,回味无穷。
这是最经典的七段论,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结构,《得到》很多专栏,尤其是每天听本书,用的就是这个结构,我们可以对应着比较下。
以上是第一个套路。
以下是第二个套路:
开篇第一段,痛点问题不变,然后用一到两个故事引出痛点问题;
第四段开始,引出 3 点核心方法论,要结合上文故事;
而且,每个方法论要点题,以问题推进;分别是第四五六段。
第七段,结尾点题,引出金句。
还有第三个套路:
第三个套路是第二个的变形,
开篇第一段内容也是用1-2个故事引出痛点问题,
第二段开始,每个故事对应一个方法论,一共三个故事。
每个故事都要点题,按题目,要层层推进。
同样,第七段,金句结尾。
为什么要三个故事和三个小主题呢?日本作家八幡纰芦史在 《重要的事情说3点》 这本书中强调三个是“最简单的思考结构,让逻辑更清晰、表达更有力”的方式。
另外,故事都要注意什么呢?也是三个,故事要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目的。故事的目的是为了引出方法论,有了故事,文章就鲜活了,读者更容易读下去。
如果详细的结构记不住,那一定要记住这三点:价值定位,痛点问题,解决方式。
正文套路说到这,接下来的是最最重要的文章题目的命名:价值定位+痛点问题+解决方式+增强后缀。
面对的是什么人群,这个人群有什么痛点,我能给出的解决方式是什么?标题的解决方式都是引出悬念,文章里面给出答案。
比如:初入职场,你该如何迅速成长,用 3 个月时间超越职场老鸟。(亲测有用)
健身7个月花了2万元,她却算了一笔你想不到的账
痛点问题是核心,要围绕痛点问题加上数字,来起标题。
以上的总结在某些公号售卖的写作课中价格不菲,如今欢喜毫无保留免费推出,所以,还请你移步到他的公众号:欢喜的知识笔记,他写的内容更丰富,他的公众号更精彩。
另外,看完这篇文章,再看看我文章的这个题目,如果还能改进,应该改成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