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对键”更需“面对面”

近日,《到“群”中去,更要到群众中去》一文引发广泛共鸣。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各类“群”已成为干部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然而,如何让“群”真正服务“群”,而非流于形式、止于表面,成为亟待深思的课题。这要求我们既善用新技术,又不忘老传统,在“键对键”与“面对面”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群”里的交流互动不能成为终点。微信群、政务平台等数字化工具极大提升了沟通效率,一条信息瞬间可达千人万人。但这种便利若使用不当,也可能异化为新的形式主义——满足于在群里发通知、收反馈,却疏于走入现实场域查验真伪、解决实际问题。屏幕那端的“正在输入”可能掩盖着群众的真实困境,光鲜的“收到”背后或许藏着难以言说的无奈。数字桥梁固然重要,但它永远无法完全替代手握手的温度、面对面的关切。线上互动必须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才能使“群”的生命力得以延续和升华。

牢记“为了谁”是根本宗旨所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技术再先进、手段再创新,如果忘记了服务群众这个根本目的,就会陷入“为了建群而建群”的误区。有的地方将建群数量、发言频率作为考核指标,却忽视实际问题的解决率、群众真实的满意度,这就本末倒置了。必须清醒认识到,“群”只是工具而非目的,它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为群众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只有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数字工具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

精准回应群众所急所盼是关键着力点。数字时代群众工作不是简单地将线下流程搬到线上,而是要借助技术优势更精准地捕捉需求、更高效地解决问题。这意味着要善于从群聊的“只言片语”中捕捉民生痛点,从数据的“蛛丝马迹”中发现治理盲区。比如,某小区居民多次在群里反映水管老化问题,相关部门就应主动排查、及时更换,而非等到群众上门投诉。真正的“到群众中去”,要求我们既能在虚拟空间“潜水听音”,更能在线下世界“排忧解难”,形成“线上感——线下响应——线上反馈”的完整闭环。

新时代的群众工作呼唤“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我们要善用“群”的便捷,但不沉溺于“群”的虚拟;要发扬“面对面”的传统,但不固守陈旧模式。只有当干部的身影不仅活跃在“群里”,更常出现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当群众的诉求不仅能快速上传,更能得到实质性解决,“到群众中去”的深刻内涵才能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唯有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数字时代的群众工作才能行稳致远,真正绘就网上网下同心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