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秋已过,但正午站在太阳底下,露在衣服外的皮肤依然感到被晒得生疼。直到下午五点多,太阳的热气散去,独属于秋天的风便凉爽地吹起来了。
蓝而深远的天,似乎在向室内的人招着手,加上被那凉爽的秋风一吹,在屋里真呆不住了。那么舒服的傍晚,真想出去散散步啊,何况在假期!
妈妈喊着爸爸:不如我们出去散散步吧!
正坐在地上玩儿的小妹妹一听,一骨碌爬起来:好,散步。说着奔向门口,穿鞋去了。那兴致勃勃的样子仿佛要出笼的鸟。
妈妈提议到爸爸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地方散步,听听爸爸小时候的故事。爸爸一听也来劲了。毕竟,童年总藏着一个人最美的回忆。
出了门,爸爸扛起一把铲子。一家子便浩浩荡荡地出发了。趟过一段草地,爸爸的话匣子打开了。
爸爸的童年也是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那时,满街满巷都是孩子。不像现在的孩子,不是呆在幼儿园,就是窝在家里。那时的孩子成群结队地跑街蹿巷,一起玩打玻珠,一起捉迷藏,你追我跑。
我们现在经过的那一条条空空荡荡的巷子,那时应该充满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吧。
穿过小巷走上平坦的水泥路。妹妹被放了下来。脚一沾地的妹妹,立刻找到一条“起跑线”,做着准备起跑的架势。这是哥哥、妹妹经常玩的游戏,所以哥哥一见也立刻站到“起跑线”上。爸爸妈妈也立刻学着样站好了。
随着一声:预备,跑!
哥哥像离了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爸爸表现得不甘落后。妹妹呢,双手握成小拳头,在胸前使劲地前后挥动,撅着小嘴,小鼻孔喷着气,似乎用尽了全力在奔跑。但那屁颠屁颠的步伐,让人见了忍不住就想笑,多可爱的小妮子啊!
妈妈呢,似乎也在拼命奔跑,可那碎碎的步子,让她永远落在最后。她甘愿落在最后,看着一脸得意的总是跑第一的儿子,看着学着孩子样的爸爸,看着屁颠屁颠追着哥哥的妹妹。没有输赢概念的妹妹,热爱这个游戏,就算每次都不够哥哥跑得快,但她跑得多欢啊。每一条水泥路的隔痕都是她的起跑线,每一次她都煞有介事地做着起跑的准备,然后愉快地奔跑。
真希望,可爱的妹妹永远都能这样,只在乎奔跑,不在乎输赢,每一次的结束都是新的起跑线。
2
到了水稻田,熟悉的稻香扑鼻而来,被压弯的稻穗,有些已经开始泛黄了。爸爸并没有立刻去巡视水稻,而是陪着妈妈和孩子走向一条小径。妈妈一直好奇那小径通向何处,只是没有爸爸陪着,那陌生的、幽深的小径,妈妈似乎不敢冒然前往。
爸爸打前阵,边走边说着他儿时在那些山地发生的事儿。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到地里偷挖番薯,到树上偷摘果子,应该就是充满冒险精神的男孩爱干的事儿吧。
几十年过去,曾经捣蛋的男孩,现在已然是一位顶天立地的父亲了。他带着他的妻儿、子女,指点着他曾经生长的地方。他甚至摘下他儿时尝过的花——蕉芋花,送到孩子面前,教他们如何吮吸。当然他的妻也尝了,真甜,像蜜一样。孩子吸上一口就爱上了,认得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物换星移,也许很多景色都不再是当年的模样,但童年的记忆显然已经种进了这片土地。那么同样的土地会留给现在的孩子怎样的记忆呢?再过几十年,现在的孩子是否也成了父亲/母亲?他们是否也会带着自己的孩子重走自己走过的土地?述说当年。
也许,只有时间才能见证一代又一代生命的成长,而鲜活的生命又赋予了时间应有的意义!
散步吧,去爸爸或妈妈成长过的地方,也许那里并不是什么名胜古迹,但那里有着属于自己的意义。领着爱人、儿女,为它再添上一笔欢声笑语,也许那里就有了传承的记忆。
3
回程,妹妹高高地坐在爸爸的肩上,双手轻叼着爸爸的耳朵。高举着女儿的爸爸则一脸幸福模样。哥哥把爸爸的铲子当马骑,拖着咯噔咯噔往前奔。妈妈永远常伴左右。
暮色已昏,晚风习习,脚下,踏着一片静好的岁月,散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