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世无双按:所谓的耐心不过是一种洒脱,它来自于我们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刻意练习」的结果,以及专注于每一个当下所给你带来的超然。
“你写的字真好看啊~”
“谢谢”
“你好有耐心啊~”
“还好吧”
“我这辈子是写不出来这么好看的字了”(1)
“不会,你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来练习就可以了”(2)
“不行,我没有耐心”
“……”
坐在我对面的是一位工友,二十七八,容貌尚佳,一双传神的眼睛里生发着这个年纪独有的气息。
她在望着我,而我在练字。
这般对话其实发生过不止一次,而且在不同人身上都发生过相似的对话。
结果嘛……大多数对话最终都以“我没有耐心”、“我这辈子都学不会”为终结。
按说这般年纪,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正是该努力拼搏的时候,正是生命力向上生长的时候,但是,TA们却早早地退入了自造的囚笼,年纪轻轻地就放弃了更好的可能。
为什么呢?
我想过这个问题,但久久没有答案。
某一日,我在跟学习群中的伙伴们交流,双方你来我往数十回合,好不热闹。原本话题与此无关,但,某一个瞬间,一种新的可能降临脑海间,也许,耐心的秘密并不那么晦涩艰深。
且先抛开问题不谈,我们先来看看怎样才能熟练掌握一门技能,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发现,所谓的耐心,原来这么简单。
简单到,每个人都能将耐心玩弄股掌间。
要想养成一门技能,首先你需要掌握「最少必要知识点」(3),其次你需要按照「正确的方式」来练习,最后你需要不断地「刻意练习」,直到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以后,这个“动作”就被你的大脑和肢体“记住”(4)了,而直到这时,你才算是真正地“学会”了这项技能。(5)
那么,既然这个过程如此之简单,为这么那么多人没能养成哪怕一项除了工作以外的,能对他的生活起到切实改变的技能呢?而这又与“耐心”有什么关系呢?
因为,原因在于这个环节当中出了问题,首先,TA们未能掌握「最少必要知识点」,其次,未能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刻意练习」。
以上三个条件,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将影响你最终的练习结果,而你是否曾学会一项技能这件事,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你对自我的认知和判断。
那些所谓「没有耐心」的人,其实就是过往经历中未能学会一项技能这件事所带给TA们的挫败感,并且进一步由此所引发了TA们的自我否定。(6)
看到这里,也许你明白了养成一项技能所需的必要条件,但你仍然没能明白这三个条件和“耐心”有什么关系。
其实,答案就藏在你执行这三个条件的行为里面。
首先,一旦你明确了只要我掌握了「最少必要知识点」,然后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刻意练习」这项技能的这三个要点,那么,在时间的作用下,最终你是一定能够掌握这项技能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在潜意识里形成这样的认知:我 / 知道 / 我 / 终将 / 会 / 抵达 / 终点。(7)
而若是你练习“一段时间”(8)后未能抵达终点,那么,你就应当反思:我所掌握的知识点已经足够了吗?若不够的话我应当再掌握哪些知识点呢?这些知识点在哪里能获得呢?我练习所用的方法正确吗?不正确的话是哪里出错了呢?我又该针对错误项做出怎样的改进呢?最后我做到了刻意练习了吗?没做到的话问题出现在哪里呢?我又该做出怎样的改进呢?我练习所用的时间足够我的大脑和肢体“记住”这项技能了吗?不够的话我又应当再加长多少练习时间呢?
而后再根据思考后的结果重新执行学习计划。
而那些未能抵达终点的人,TA们中的绝大多数是没有经过这样的一个思考过程的,又或者思考的角度不够多,范围不够广,程度不够深。(9)
再加上“巨婴”(10)般的父母所使用的错误的教育方式和激励方法,对孩子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导致了TA们过早地放弃了对这项技能的继续修炼。
而未能学会这项技能这件事就会在TA们的认知里留下这样的判断:我 / 知道 / 我 / 终将 / 不会 / 抵达 / 终点。
看到这里,您就知道了,所谓的耐心不过是我知道我终将会抵达终点的洒脱,因为我已经走在了通往终点的正确的道路上,在时间的作用下,我最终一定能学会这项技能。
而既然我知道我终将会抵达终点,那么我也就不急于一时的成败了(11),故而我也就可以“耐心”地专注于每一个当下我所要完成的任务了。
而同时您也就知道了,那些所谓的“没有耐心”的人,其实不过是给自己套了一层枷锁,TA们无法专注于当下,又因为过往失败的经历给TA造成了我知道我终将不会抵达终点的错误认知(12),而进一步地在错误的观念影响下,TA们逐步地收缩了自己认知和能力的边界,囿于一偶止步不前。
而由于TA们知道TA们终将不会抵达终点,那么想当然地TA们也就没能习得这份洒脱,进而也就未能养成耐心。
而一旦你开始专注于每一个当下(13),那么时间的概念就会被你给忽略,你眼中所看到的,你耳中所听到的,你鼻中所嗅到的,你舌上所尝到的,你指尖所感受到的,都会给你带来非凡的感觉。
而当你沉浸在当下之中的时候,外界再也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的干扰,这种状态体现在你执行一项具体的任务的时候,也叫耐心。
所以,我们知道了,所谓的耐心不过是一种洒脱,是按照「正确的方法」来「刻意练习」的结果,以及专注于每一个当下所给你带来的超然。
而一旦你养成了耐心并学会了专注于当下,那么,自此开始,你的世界将会变得不一样。
全文完。
写在最后:有时候,仅仅是思维层面和认知层面的一点小差异就会对我们的人生造成如此之大的影响,你还知道哪些“不为人知”的,却又对我们的人生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概念和知识点?欢迎留言与我讨论。
终身成长,与君共勉。
简书号:子世无双_Arvin
邮箱:Arvin_1421921652@163.com
(子世无双撰,2019.2.16,版权公开,转载请留名)
注:
1.「自证预言」,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指人们对自我的评价和认知会反过来影响到TA的行为和选择,并进一步地使TA朝着自己所判断的方向发展。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所提出。
2.《刻意练习》一书指出,唯有按照正确的方法来重复练习方才可能学会一项技能,而「正确的方法」本身就很重要。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K. Anders Ericsson)。
3.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第40章:《起步时,最重要的是什么》中所提出的概念,指在正式开始学习一项技能之前,我们有必要掌握最少必要知识点。作者李笑来。
4.概念来自李笑来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第41章《你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中所提到的童年学习吉他的时候的经历给他带来的启发。
5.「复利效应」,(1+R)^N次方,其中1是你的起点,R是你每天所取得的进步,它可以很小,但你得保证它是正的。来自李笑来的众创书籍《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第二章《人生最重要的概念:复利》。
6.「固定型思维」,指拥有不同思维类型的人其面对问题和挑战时的态度和做法会大相径庭。出自《终身成长》,作者卡罗尔·德韦克。
7.李笑来在《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和《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皆提到过我们应当养成 / 逐 / 字 / 逐 / 句 / 阅读的能力。
8.“一段时间”指的是任何一个技能的养成皆需要一段时间,而具体需要多长时间则在于你想要练习到何种程度。参见《关键20小时》作者乔希•考夫曼。
9.你看待问题和世界的角度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和结论,而你看待世界的维度越多那么你就会越接近于世界/事件的本质。参见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第八章《从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策略是什么》,以及网易公开课专栏《高维看世界》(视频版)。
10.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的书《巨婴国》中所提到的概念,大多数成年人的心里状态是婴儿,这样的人就叫做巨婴。
11.经典社会学实验「延迟满足」,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主导,指一种为了长远价值而放弃短期利益的行为。
12.「认知偏误」又名认知偏差、认知偏见,指人们以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分析来做分析和判断,这个过程中伴随着各种认知上的谬误及偏见。
13.我们唯一所能感受到的就是当下,而过去和未来不过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它们却对我们的认识和判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忘掉时间,感受当下,你才能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回归自我、回归本真。参见《当下的力量》,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台湾心灵作家张德芬小姐撰文推荐。
另: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