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光养晦

中山路

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汉语成语,意思是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出自《旧唐书·宣宗记》。

中文名

韬光养晦

出处

《旧唐书·宣宗记》

释义

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快速

导航

成语用法

成语辨析

成语出处

《旧唐书·宣宗记》:“历太和会昌朝,愈事韬晦,群居游处,未尝有言。”[1]

成语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1]

示例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自顾年老才庸,粗知《易》理,亦急拟独善潜修,韬光养晦。”

成语辨析

近义词:韬光晦迹[1]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