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耀钧老师毕生从事教育事业,退休后继续用余热温暖更多的花朵绽放。本文摘自老师编著的《阳光*雨露*禾苗》,该书出版于2011年7月。
【32】做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
齐家宝身体健壮,学习成绩也不错,可是在班上很少有人愿意跟他交朋友。这是为什么呢?为的是齐家宝他是一个不受别的同学欢迎的人。上课时如果他不想听课了,要么给同桌同学讲笑话,使别人的注意力不能集中,要么用尺子去捅前面同学的脊背,弄得别人老是不得安宁。还有甚者,在他高兴时会在老师讲课时大声地插话。弄得老师和同学都很厌烦。课后,在和同学交往时,只要稍不如意,就会对别人发脾气。小组长是个急性子的人,早上一到学校就催他交作业本。他一不高兴就会说:“急什么,催命啊!”。放学时做值日,自己身体挺结实,却懒得动手。经常打发一个身材矮小的同学去提水。人家好不容易把水弄来了,他又责怪别人耽误了他的时间------。
齐家宝起初对自己的种种行为还满不在乎。后来当他感到因为自己的行为,造成班上的同学渐渐离他而去的时候,他还赌气说:“不理我就不理我,反正我一个人玩也挺好”。他嘴上这样说,心里却不是味。时间长了,齐家宝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难免遇到一些难处。当他自己无力解决时,也不好意思向同学和老师开口。真正使他感到苦闷的是看到同学之间亲亲热热,有说有笑,而他却被同学们隔绝在一个充满生气的群体之外。他的内心出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感。
班主任老师看到平时无所顾忌的齐家宝最近一段时间突然变得沉闷了,主动找他谈心。开始齐家宝碍于面子不好意思说出心里的想法。后来,当他意识到老师是在诚心诚意帮助他,便对老师说出了真情。老师针对他的具体情况,围绕着“怎样做一个受欢迎的人”进行了一次深情的交谈。
班主任老师告诉他,其实每一个人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关爱和尊重。齐家宝同学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他的问题就出在他不知道人和人之间的关爱和尊重应该是相互的。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奉献和索取的关系。齐家宝需要别人的关心,但他却不知道尊重别人,爱护别人,所以他就无法受别人欢迎。
要做一个受别人欢迎的人,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对人要有爱心,要与人为善,诚恳、厚道。常言道:“人心都是肉长的,遇事要将心比心”。在与周围的人相处时,有性格相投的,也有性格完全不同的。对于前者比较容易相处,但对于后者,尤其是对方有明显缺点,甚至是与自己有过矛盾冲突的人就不那么好相处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宽宏大量,尽量多想想对方身上的优点。对他们身上的缺点也要尽量站到对方的立场上去理解他。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帮助对方去改正那些缺点。凡是有爱心的,性格善良的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无论什么人在教有的过程中都喜欢跟厚道、诚恳的人来往。这是为什么?为的就是在这些人的身上都充满着爱心,并且常以善良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即使遇到一些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也不记仇,也能原谅对方的过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德报怨”。这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二、学会尊重别人,懂得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受人尊重是每一个人的需要。无论年龄大小,无论职位高低,无论职业异同,无论贫富贵贱,可以说没有一个人不需要受到他人的尊重。我们中间有的人往往因为自己家庭条件较好,或者学习成绩优秀,或者在某一方面有特长而瞧不起周围的人。他们平时说话总是带着教训人的口气,做事总是以老大自居。其实他们这种趾高气昂的表现,恰恰降低了自己的人格,不自觉地将自己置于社会和群体之外。他们这种表现非但得不到周围人的尊重,相反会受到众人的厌恶和唾弃。还有一种人,自己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就是盲目地骄傲,瞧不起人。平时说话、做事总是惟我独尊,稍不随意就骂爹骂娘。在他们的心目中只有他自己,没有别人。好像他就是一切事物是非好坏的标准。这些人置身于群众之外,他们不可能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尊重。与此相反,懂得尊重人的人总是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他们为别人付出了爱,也得到了人们广泛的爱。这些人用自己的真诚换来了心理的平衡和满足。
三、学会关心和理解。关心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想别人。理解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想别人。它们都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态度和情操。会关心人、理解人的人,因为他们能够给人以温暖和支持,所以他们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普遍的欢迎。有的人虽然在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但是他们只知道关心自己,从不去考虑他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需要。这种人对人是“各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对事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其实这些人不懂得一个简单的道理:鲁滨逊单身漂流式的生活早已成为神话。现代社会生活的分工越来越细,个人对社会和周围的人的依赖也越来越大。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到学习、工作,可以说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离得开旁人的支持和帮助。所以,只知道关心自己,不知道关心他人的人,非但得不到他人的支持,而且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
理解是更高层次的关爱。通常我们所说的“善解人意”就是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体谅别人,理解别人。理解并不等于赞成和支持。有可能对方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甚至是给自己带来伤害的。但是你应该尽可能地设身处地地去为对方的语言和行为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比如,你最要好的一个朋友突然之间不理睬你了,或者出乎意料地说了一些很难听的话,这时你就应该用冷静的态度去对待。首先想一想对方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常的举动,会不会因为什么事对你产生误解了?或者是因为他身体不舒服,或者是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了?在找到原因之后,你再想一想如果你自己遇到这种情况又会怎样?按照这样一条思路,你就很容易找到原谅对方的理由了。
四、在跟周围的人交往时要注意仪表大方,举止文明。一个人的衣着整洁、朴素、得体能够给人一种亲近感。平时跟人交往时,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你的衣着和外貌。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洗脸,不理发,纽扣不扣的人会受到别人欢迎。如果说仪表是形象的外在表现,那么谈吐和举止则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在涵养。说话时声音的大小要适当。太轻,别人听不清楚;太响,会让人感到厌烦。特别是边说边指手划脚,会给人造成压力。另外,在和别人讨论问题时,要多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多肯定别人的意见。必要的时候还应该恰到好处地说一些赞颂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