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买格子信纸时,开始只买到红色的,想要不同的颜色,芳芳出门的时候给我买了一本绿色格子的学生日记,后来去小叔的店里拿了一本。不想把这本日记浪费,于是我开始写写日记了,时至今日已经写了两篇了。
原来就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初中以前有专门的日记本,高中开始以后,就在读书笔记上写随笔,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大学毕业,尤其是大学四年,没事的时候就去图书馆看书,然后摘抄笔记,顺手写日记。
前些日子收拾东西,找到了初高中时方ling给我写的信,一天晚上,我给她读原来她写的信,有些事我们都记不清了,我完全不记得自己曾经想考中国传媒大学,那晚回想了一下,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校园里的白杨树。我们回忆过去,是在想念过去的自己,童年滤镜真的足够强大。日记、照片等都是可以记录时间的载体,曾经有一个遗憾,大学毕业照没有好好拍,当时跟着班级拍了一套,但是没有电子版,纸质版当时跟着当时跟着老师出野外,就暂时没让班长给我寄,后来再去找他就没有消息了,找了他两次后也就放弃了。电子版找了几个同学也是没有找到,有点难过。有些人,走过一段路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最近说可以返校,昨天晚上做了一组郑多燕,还是希望可以美美的拍一套毕业照。
这半年有诸多思考,待我慢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