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有一辆二八式大自行车,只有爸爸会骑。偶尔他送我去学校的时候,会让我坐在前面的横杠上。我一直没有机会学骑车。
到了初中,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很多同学每天在路上骑得青春洋溢,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过有时候遇到认识的同学,他们会很乐意带我一程,于是我就练就了助跑跳上自行车后座的能力,他们都不用停车。
上大学前,我有两个心愿:学会游泳和骑自行车。
在大一的游泳课上,我用了两节课就学会了游泳,总结的诀窍就是:不怕脏(一开始会喝进去很多泳池里的水)、不怕呛、不怕死。
只是自行车在大学一直没有买过,所以也没有机会学骑。那时大学里还没有共享单车,城市里也没有。
一直到结婚后,老公知道我的这个心愿,就带我去南昌大学学骑车。他借了一辆自行车,是男生骑的,所以对我来说有点高。
他教我骑了一下午,我基本上会骑了,但是因为腿短,没法直接踩地刹车。所以我每次刹车都是从座位跳下去,然后就会撞到前面的横杠上。
次数多了,我竟然被撞出了血,差点要缝针。那次给我也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后面很多年我都不想再碰自行车了。
直到两年前,自己到了35岁,工作的那个公司交通不便,但是距离其实不太远。在老公和姐妹的鼓励下,我才又开始了学自行车。
老公陪着我在附近的一个人少的地方学习,因为车子前面没有横杠,座位也可以调得比较矮,所以我骑起来很顺。大概我用了两三个下午就骑得很熟练了,只是还不敢上大路。
紧接着就是清明假期,我给自己做足了思想建设,心想大不了就是一死。然后我在假期的最后一天一个人推着一辆共享单车就出门了。
20分钟的路程,我骑了一个小时才到。
因为遇到逆行的电动车我会停下来,遇到红绿灯我会停下来,遇到道路不平我会停下来,而且一直在停了许多汽车和走着许多行人的非机动车道上骑,速度比走路还慢。不过好歹还是骑到了公司。
回来的路上胆子稍微大了一点,有些路程我也试着骑到了机动车道上,果然平顺很多。回到家只用了40分钟,进步了不少。
然后从第二天起,我就开始骑车上下班了,基本上都能在30分钟以内到公司,比地图上预估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点。
就这样,骑了三四个月,直到公司因为教培行业整顿关门。
后来陆陆续续找了几份工作,都是骑车上下班。开始喜欢上这种可以自己掌握通勤时间的感觉,而且可以锻炼身体,又很省钱。
现在,我的另一个挑战来了,就是只敢在小区里骑电动车,不敢骑出去。期待自己可以突破这个恐惧,实现骑电动车上下班。等我成功了,再写下来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