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8年讲完这一课随手记下的感悟,今天拿出来是为了留存)
六年级语文s版上册第30课是《鲁滨孙造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这册书的最后一课,怎样上出新意?怎样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我冥思苦想后决定这样做:
根据我们班学生读书的情况,课前预习课文时我进行了一个小小调查,谁读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有几个书虫自豪的把手举了起来。接下来,我没有按以前的预习套路布置预习任务,只是轻描淡写得说,其他同学按照以前预习课文的方法,把课文认真读3遍,读过《鲁滨孙漂流记》的同学,自己准备一下,明天让你们上课……这样备学情,备学生的目的,就是做到课堂上学生会的老师不教,以达到知己知彼,对症下药。
上课前,我问了我们的“学霸”――姜卓良,他做了哪些准备?他说:“这本书我已经读过,我让妈妈打印出来了一份资料,您看看?”“好”,我答道,我一方面佩服他的认真,也为他家长的积极配合暗暗点赞。不过,他的资料是一份网上下载的教案。看到这里,我说:“你准备拿着这份教案讲嘛?”他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老师,我不会”。我心里说,如果你会,让我这当老师的情何以堪?我告诉他怎样才能当一名老师。这时候,上课铃声响了,师生问好后,我板书下课题问,谁没有读过《鲁滨孙漂流记》请举手?大部分孩子都举起了小手,我接着说:“没有读过这本书的同学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鲁滨孙是谁?”“他为什么造船?”“造的什么船?”……读过此书的同学听到这一系列的问题,早迫不及待的把手举起来了。我顺势说:“读过此书的孩子,请回答刚才的问题”。姜卓良和张钰昊同学分别补充了这篇课文的背景,根据他们的回答,我总结说:“姜卓良同学补充的材料说故事发生在爱尔兰,他说的对吗?”孩子们都异口同声说:“对”,我接着说:“书上介绍却说是英国人,这一样吗?”见多识广的姜润禾说:“爱尔兰属于英国”,我当然知道,可为什么设置这个简单的问题,主要是想引导学生对课文中关于故事发生的背景有个更深刻的印象,于是,齐读课下注释,以达到照顾全体学生目的。对于张钰昊同学补充的材料,我总结说:“听了张钰昊同学的介绍,他的朗读很流畅也很清晰,特别说到鲁滨孙在岛上生活了28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28年他怎样度过的?刚上岛时他的第一个想法是什么?”“离开孤岛”。是啊,所以,(板书课题)。
就这样我利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淀巧妙引入课题,既做到照顾全体,又避免会的同学浅尝辄止。一堂课精彩不断,不知不觉到下课时间了,孩子们还沉浸在这节课堂中……这些书虫们,读经典的欲望是不是越来越强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