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学校老师们精心准备了四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思维导图,2月2日,在实验学习研讨群内,大家下载思维导图后,经过认真学习,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内容包括备课思维导图的优点、修改的建议、使用过程中的困惑等等。最后,赵媛老师分享了两本读物,鼓励大家从书中汲取更多的知识,提高数学学科素养。
(一)分析四上全册备课思维导图
东明学校的赵媛老师赞扬了实验学校的老师们做事认真,梳理的非常详细,各个模块相互照应都有自己的必要之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建议:
1.并列的大模块也就是一级标题项目可以再进行整合,一级主题如果过多容易分散重点。例如在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之后,接教材内容的梳理更合适,在教材内容确定的情况下结合内容确定目标,在目标之下确定重难点及突破措施,最后进行课时大体划分。建议增设每个备课组对于本册教材中重点研究的单元或者公开课课题。
2.本导图内容翔实,但是感觉与word版本的差别不是很大,更换了文字叙述摆放的位置,但是内涵型的变化不大。思维导图最大的特点是借助流程图示,通过每个大标题内部的横向表达体现出对于问题的思维梯度思考和层次关系。借助模块与模块间的纵向表达体现为创设教学目标达到教学目标进行的教学基本过程及互相照应,层层递进的关系。
3.实验学校的老师提供的思维导图内容没有问题,建议将表达的方程细化。也就是每个模块中分出梯度分清层次,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体现出要表达的观点间的关系。例如第一大模块教材整体分析,可以先根据课标中对于教材体系的区分,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综合实践四大体系然后再进行逐级分解。总之,就是分级、分层、分出等级与梯度。
4.语言的表达要经得起推敲,体现出不同的单元不同的教学关注。
5.学情分析可以从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方便分项目进行分析。观点没变但是表达方式转变后让分析更加直观有指导价值。
6.思维导图中语言的使用能用句子不用段落,能用词语不用句子,这些也有很大的修改空间。
7.最重要的是思维导图中目标一项,基本上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进行表达,但随着高新区教育目前的要求和关注点,教学目标应该是教育学的目标,教育学的目标最终落实在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怎么评价这四个维度。那么目标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也就是说目标的表达不论是从口气到用词都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定目标。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的预设,那么目标就应该为学生服务。
东明学校的徐蕾蕾老师对思维导图提出自己的建议:目标分析分板块,需要叙述精简,一个分支之后除了上下的并列关系,可以再往后深究继续分。
东明学校的王珊珊老师指出,最后一个大分支,单元主题和单元重点训练内容结合起来,第二部分作为子主题,会更加清晰。
东明学校的刘勇老师表示感觉文字叙述太多,建议将内容分层,分级,精炼语言,脉络会更加清晰。
实验学校的孙晓庆老师结合东明老师的建议,提出自己的想法:思维导图就是层级分明,简单但条理,看一眼闭上眼睛,大脑还是能逐级的从根顺着摸到叶,描绘出概况。这份思维导图我看了一遍后,闭上眼睛回忆比较困难,如果把一级的合并成更具代表性的,把二级三级细化出具体分支,划分再合理一些会更好。
(二)推荐读物
赵媛老师对于假期共读一本书活动,向老师们推荐史宁中教授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法则》。赵老师指出,这本书在教研研究中有很大的帮助,也是老师们备课的一个指导法宝,有利于老师们更好的理解数学概念,也有助于在教学中区分算法和算理。鼓励大家用两个月的时间自读,4月份一起交流一下。
另外,赵老师还向大家推荐了《小学数学教师杂志》,非常好的教学类书刊,思想前沿有理论有实践。建议大家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阅读。
在本次讨论活动中,在赵媛老师的带领下,东明和实验学校的老师们积极发言,实验学校的老师们提出了自己在思维导图制作和使用中的困惑,大家畅所欲言,在交流讨论中相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