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们会一直很好很好的走下去,可成长的代价就是从相濡以沫,到视而不见!
我从来都没有忘记,我八岁生日的那天。你拿着礼物,给我过生日。那天我都不知道是自己的生日,家人们也都忘了,可你却记得。当妈妈告我说:“如星,你同学来找你了,说是有事。在门外,你去看看。”
我跑出去一看,小颖、小新、小昭,还有你。你们都来了,我很是惊讶!你们怎么会一起来我家玩。看你来回地走在矮墙上,有些不自然的拉着柳树枝玩。见我出来,看了我一眼,没有说话,扭头向远处走去。我跑向小颖,高兴地问:“你们怎么来了?”
小颖拿着个小盒子,走到我跟前说:“李谦说今天是你的生日,所以我们来给你过生日。祝你生日快乐!”
我听了有些呆滞, 便看着你。你跳下矮墙说:“我们给你过生日,怎么不欢迎吗?也不请我们去你家坐坐。”
我心里翻着白眼,反驳道:“怎么可能!你们能来我家,我快要尾巴翘到天上去了,怎么可能会不欢迎呢?只不过我妈妈和我都好像忘记今天是我生日的事了。所以并没有长寿面请大家吃,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也不知道家里人会不会因你们给我过生日,而说一些让你们难堪的话。毕竟小孩子的面子,没有那些大人会顾忌的,他们会觉得小孩子过家家很是有趣,总会用来打趣,却不知道小孩子们对待朋友是很认真的。”我飞快的清理掉自己杂乱的思绪,坚定的说:“走吧!先进去,我们再说!”
并排和我走的小颖悄悄地问我:“你怎么了?我们来你不开心吗?”
“没有,我没有不开心。只是我们家里人好像不知道我今天过生日,我自己也忘记了,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你们能来我真的很开心!”我开心的笑着说。
进到家里,我将朋友们来的缘由给妈妈说了,妈妈才恍然想起来,的确是我的生日。只是晚餐已经快好了,来不及给我做长寿面了。让我和朋友们说说,然后陪着大家去玩。我见并没有我想象中的事情发生,我一颗不安的心,终于落在了心窝,开心的朋友们玩了起来。我们围着一个桌子一起吃饭,然后一起玩玻璃球,那是我有生之年度过地最开心的一个生日。
但那天大家走后,妈妈很严厉地和我说:“你爷爷这么大年龄了,都没有邀请亲朋好友给过过生日,你一个黄毛丫头,牙都没长齐,就聚众过生日,传出去也不知道惹人笑话。下次再别这样了。”
妈妈的话像一盆冷水,把我浇了个透心凉!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敢邀朋友们来我家,即使是我的生日,我也会早早的表明,自己不过生日的态度。不是怕朋友们会吃多少,玩多久。而是怕妈妈不再纵容我有第二次,会说一些让朋友们难堪的话。(妈妈会那样说我,我能理解。她认为我的朋友同学们给我聚众过生日,是一种不孝顺的表现,没有考虑到长辈们的心情,只顾着自己开心,这是很不应该。)这是我不愿意再次见到的场景。
记得那年,因姐姐把家里的鸡蛋全部偷偷拿出去卖掉了。被妈妈知道发现后,追着我们就打。从家里打到外院,又从外院打到门外。不幸的是,刚好撞到你和其他的同学们在大路上玩,你看到挨打的我们后,还呼朋唤友的叫大家都来看。到现在我都还记得你说:“喂!大家都快来看呀!白如星的妈妈,再打白如星和白如月。”当大家聚众看我们挨打时,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我要是知道跑到门外会见到你们,我宁愿我妈妈把我们堵在家里胖揍一顿。
从那天起,我就很介意再你面前发生掉面子的事,很在乎你说的有关于我们家的事。不过后来你也没把我挨打的事,传到学校去,这让我很是开心。
自你带着大家给我过过生日后,我便记下了你的生日。所以每年都会早早的给你备下生日礼物,期待着你生日的到来,能给你说一声“生日快乐!”。可惜并不是所有的心愿都会如预期的一样,其中的变数是我们不可能预料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 我们和小颖,小新,小昭之间的友情,像是乘了火箭似的,彼此之间很是友好。到最后我们还效仿《三国演义》里面的“桃园三结义”,也准备来个“义结金兰”,排行的顺序和信物都确定好了。你排老大,我老二,小颖老三,小新老四,小昭老五。可惜因小新的离开,我们最终还是没有结拜成兄弟姐妹。后来因为一些误解,我们之间越走越远,听说你和班级里其他的几位你玩的好的同学结拜了,其中还有你喜欢的晓彤。
记得有天放学回家,我们谈到了“喜欢”的问题,我问你“喜欢谁?”你一直不说,我就一句跟着你,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最终你扭不过我,告诉我说,你喜欢王晓彤。听到你的回答,我心里有些许的失望,仿佛失去了什么。但我很快就忽略了那点不愉快,你能告诉我,你喜欢谁,这已经让我很知足了,至少你是信任我的。
从那以后,我不再怎么缠着你玩了,只是喜欢看你。老师提问,我看你;做完一道题,我看你;同学们叫你,我看你……看你,好像是我除了上学之外,觉得最有意思的事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那样,但我觉得那样让我会很开心,很踏实。
后来同学们之间也开始传有关“喜欢”的事情,总会把男同学的衣服和女同学的衣服故意放一起,然后恶作剧说:“谁谁喜欢谁。”这样的话。一次,一位同学将我的衣服和另一个同学的衣服放在一起,说是我们互相喜欢的。当时我气极了,发了好大的一通脾气。
因为我知道小颖喜欢那个男生,她还折了一对好看的千纸鹤在那个男孩的密码本上。我怎么可能喜欢上小颖喜欢的人呢?
可天不遂人愿,后来我和那个叫任肖的男同学做了同桌。小颖每到课间活动都会来找我们玩,看着他们之间的互动,我感觉有意思极了。渐渐的也和任肖熟络了起来,也玩的很开心。却忽略了小颖的感受,让小颖以为我抢了她喜欢的人。她为了报复我,将我的练习册藏了起来。导致我抄写了一学期的练习册,那是我童年最黑暗的时光,不仅没有了小颖好友,还和你的关系处的水生火热。和小颖的事,教会了我很多。
我会原谅小颖,因为是我的不懂事,没有保持好该有的距离,让小颖误解了。可我却没办法在和她做朋友,因为我再也做不到像以前一样,毫无防备的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别人。后来才知道,小颖拿了我的练习册,是有好几个同学知道的,其中就有李谦你,我没办法释然,你为什么会不告诉我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从那以后,我似乎长大了一岁,才发现原来人和人是不一样的。你不知道对方是带刀而来,还是携雨而来,无从防备。对你,我有太多的不理解,也有太多的问号?所以总会和你争吵,为了一个问题吵的面红耳赤。渐渐地,我似乎能够理解你了,可我们的关系恶化的很离谱。
有的时候,即使出发点是好的,但不会说话,也会弄巧成拙。那天,你骂骂咧咧的走进教室,看上去非常的生气。我本想宽慰你,想让你说说为什么这么生气。可我张口就模仿大人的口吻对你说:“你怎么这么样骂人,你可是个学生……”
“你他妈的,要你管!”没等我说完,你粗暴的叫骂声携着书本,朝我砸了过来。我闪了一下,可我身后的玻璃却闪不掉。
“啪!”地一声,碎了一地。上课后,老师问是谁砸的,大家都说是你砸的。虽然老师也问了缘由,但最终还是让你一个人赔偿玻璃。有同学在周记里向老师反应,说我是得寸进尺,为你鸣不平。可你却什么也没有说,买了新玻璃按上了。
其实那天我本可以主动站出来,和你共同承担责任的。可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因为我要是向家人要钱赔玻璃,一顿毒打是免不了的,所以我退缩了,我心里很是自责。从那以后,我就默默地攒钱。因为我知道,整件事是我言语不当造成的,若我没有模仿大人的口吻和你说话,会不会就不会发生那样的事了。我以为只要我攒够了钱,还给你。我们就还可以做好朋友,可惜我错了。
我们的关系像是暴风雨里的一叶扁舟,最终还是淹没在同学们流言蜚语的词海里。“喜欢”的话题是同学们乐此不疲的谈料。我从没想过,这种话题会出现在我的身上。
当同学们在我们背后挤眉弄眼,冷嘲热讽时;我感到很是不可理喻,因为我知道你喜欢的是晓彤。这种无中生有,调侃人的话题,我并没有放到心上。可让我走了心,感到憋屈的是你那天对我说的话。
你怒气沉沉地问我:“你知不知道避嫌?”
“避嫌?避什么嫌?”我感到莫名其妙。
“同学们说我们俩的事,你不知道吗?”你板着脸问。
“知道啊。”我不耐烦的回。
“知道你就别和我单独呆在教室里,教室里我一个人的时候,你就出去。见到我也不要和我说话。”他有条不紊地说着。
我当时都要被你气笑了,可我还是忍着怒气说:“你说的我会做到,你说的你自己做到就好,用不着来要求我!”
就这样,我们的相遇成了视而不见,有你的地方,我退避三舍,早早的避开;我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还记得你唱地周华健的《朋友》,说好的朋友一生一起走的,可最终我们都食言了。和你装作陌生路人的那段日子里,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单,我没有朋友,没有可以畅所欲言的伙伴。有的是同学们异样的眼光,和无尽的闲言碎语。我开始不再喜欢学校,我想逃离这个糟糕的地方,去一个地方重新开始。所以我每天大多的时间,都是流连于山林,看着连绵起伏的山峰,幻想着自己有一天能够越过山峰,去看看没有山峰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有关于你和我的流言,渐渐地消失在时间的长河里。我以为我们就这样结束了。可不巧的是有人告诉我,流言的源头是你最先引起的,因此我不应该怪其他同学,还敌视他们。
当我知道是你时,前所未有的愤怒和憎恨包裹着我。我心里安安发誓,毕业时,就是我和你算总账之时,是你让我们彼此处在流言的漩涡里,可到头来,却让我来承担这些莫须有的污水,还让我“避嫌”。为了“避嫌”,我每天像是特务一样,东躲西藏,心里从来都没有宁静过。别人怎么说我都无所谓,可你始作俑者,凭什么要求我!
打定主意的我,在毕业那天,我将一瓶饮料浇在了你的身上。和你扭打了起来,你拽着我的头发,使我动弹不得,最终在我的哭泣里结束了。我感到很难堪,可我从来都不后悔。若能重来一次,我一定剃个光头,拿个棒子去揍你,不会让自己打的那样狼狈。也许在其他的同学眼里,我的做法不可理喻,有些过分了,可那又能怎么样呢?
后来我们上了中学,关系缓和了不少。你多次笑我会记仇,我总是以沉默对待,心里却默默的说,记仇只记有关于你的仇,因为从见你的第一眼,你就在我心里生了根,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地破土而出,让我明白那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