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最近流行关闭朋友圈了。我很向往,也想要成为潮流大军的一份子。
几年前,刚开始玩朋友圈的时候虽然不怎么发朋友圈,但喜欢浏览和评论。就像学生时代的查看QQ空间动态一样。唯一觉得人性化的是不必担心留下了访客记录,不知道该怎么解释,留下一地尴尬,具体的应用场景我想大家都懂,这里不做赘述。但是随着“朋友”增多了,发现朋友圈也越来越丰盈了,刷一遍下来,有时时针快走一圈了,而我除了脖子痛眼睛干的生理上的不适以外,最大的苦楚是心理上的不适。
朋友圈的未解之谜太多了!比如,思考的东西莫名多出来很多,140斤的A小姐怎么这么瘦了,不知道是不是P的,如果不是,那她遭遇了什么还是偷偷用到了什么好产品?B先生又换公司了吗?一向没存在感的他一下子去了多个城市,是旅游?出差?公司团建?C竟然也当了代理!?啊!这么好的朋友以前连微信都不怎么玩的,现在竟然做起了微代,她不差钱也不爱化妆的啊,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问吧,问完了不买一个两个的,照顾照顾开门生意显得不够意思,不买吧,管闲事问什么问呢?毕竟再好的朋友也没有必要随时报备自己的想法计划对吧?D结婚了,张三李四都去了,而我,刚刚才知道。我以为我们是朋友的啊,那么,是他怕我破费很懂事的故意没有通知我还是他觉得没必要呢……
顿时一阵心塞,为什么一首歌的时间里,朋友圈会同时发生这么多的事,真是“一话一世界”啊,思考完这么多,赞完评完也刷到底的时候,才发现酸奶还没喝,书还在书架上,没洗漱没洗澡没贴面膜,却已经过了睡觉的点,顿时懊恼不已,发誓从明天开始,减少留给朋友圈的时间,该干嘛干嘛,可是一小时以后,却发现,手机又点开了小红点……
我常常怀念旧时光。那时候我有一个笔友,她在云南大理,我们是通过一本书的交友栏目认识的,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年的书信往来,我们会挑自己最喜欢的信纸,信封和笔的颜色来跟对方聊自己的近况,我们好奇对方的样子,约定下次寄来的信里要放上自己的近照一张,我记得那一整个月里,每天都在翘首期待有人会通知我去拿信,等拿到手以后一刻也不敢耽误的小心翼翼的撕开信封,用刚洗过的手小心的寻找着信封里她的模样。
后来,有了手机,我们渐渐停止了写信,开始短信聊天,但是那种小心翼翼,满怀欢喜,翘首期待的感觉也渐渐的被封在了那些精心挑选的信封袋里,再后来因为换手机换号码不小心弄丢了彼此的联络方式,就此断了联系。消失在人山人海。我想如果我们一直能保留写信的习惯该多好啊,这在当下,是件多么酷的事情呢!
不仅如此,朋友圈除了有解不开的迷和令人怀念的过去以外,还是一所皇城,里面有皇上,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答应,常在,如意等等人群,你可能就是其中一个等位,所以对上对下都该有准备好的说辞和套路才行,什么该说该怎么说,什么不该说不能说不必说都得拿捏稳妥。比如皇后庆生吧,其他娘娘都纷纷点赞恭祝的,你再不济也至少要有个赞,否则第二天皇后一查点赞祝福的人数看少了你,那以后的日子,可能不会难过,但你也千万别以为会好过,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果你也处在这个圈就一定会懂其中的无奈,对吧?
下面说两个人,一个是我大学同学,她没有朋友圈,从开始到现在都没有,不用怀疑,这么多年,我时常狐疑的点进她的头像看时都只能是悻悻而归,她的备注里只有一句话:别再问我为什么不开放朋友圈给你们了,我真的没有朋友圈!这一点,我一直佩服她,也很想请教她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真是微信用户界里的一股清流啊!
还有一个是我同事,无论你什么时候看到他,他都在刷圈,刷刷刷,刷刷刷,茶水间,洗手间,会议室,餐厅,地铁,公交,出差的路上,和客户的饭局上,回到酒店里,我觉得朋友圈已然成为他生活乃至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了。绑架了他生活中每天的24个小时,我甚至怀疑,他如果起夜看表是不是会顺便再刷个几小时的,真是永无止境的在刷朋友圈,我不知道他的“朋友们”究竟融了一个什么样的圈子将他牢牢的套了进去,无法抽离。我不知道没有了自己私人空间的他究竟过的快不快乐……
如今,我渐渐的有意不去看朋友圈了,因为每个人的朋友圈都大同小异了,不外乎就是晒美食,美女,美景,运动,代理,代购,秀恩爱,晒幸福。我甚至有点怨恨朋友圈,它剥夺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在该多出去走走看看写写听听的年纪里,却只是为了拍照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