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随感
课堂活动,这个含义很宽泛。对于教育者来说,它,不仅仅指~游戏,游戏有可能是课堂活动的一部分或者一个载体。课堂活动也会随着学段的不同而有相应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因为课堂活动是为教学“服务”的。每一个课堂活动的设计和使用都需要围绕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行。低龄段的孩子和高龄段的孩子学习目标不同,心理和生理条件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必然要运用不同层次的课堂活动。课堂活动需要教师的引导,因为孩子本身对于课堂是没有完全的识别和驾驭能力的,引导是建立在每一次课堂目标的基础上的,包括对于知识内容在活动本身的体现过程中的思维引导,包括对于学生学习差异化的兼顾的引导,让每一个学生参与的引导,包括活动中出现“偏差”时的修正引导等等。关于课堂活动的评价问题,它是对于你所组织的课堂活动不管是以什么形式体现的活动,或者是低段的小游戏或者是小组自由讨论或者是野外活动或者是其他任何形式的“活动”,都需要一定的制约和评价,制约很明显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重点说评价,每一项活动都有目标,目标是否达到,通过不同形式的评价来体现,或者来衡量,来认定,这些可能包括教师的一句鼓励,几段评语或者一个奖品或者一个小测试…,从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或者通过活动明确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可取的,达到教学目标。
同时教育教学还是有差异性的,适应的是最好的。不能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