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决定个体成就的两个核心因素是态度和行为。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这是与生俱来的性格所决定的。MBTI把人格测评分为四个维度。态度包含两个维度:外向E/内向I,判断J/知觉P;行为也包含两个维度:思维T/情感F,感觉S/直觉N。
感觉和直觉描述的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两种方式。感觉型关注事实,直觉型关注可能性。感觉型主要靠五官获取信息,相信眼见为实,觉得事实才是最可靠的,注重事实和细节,喜欢按规则办事。而直觉型的人相信自己的直觉,即第六感,比起事实,直觉型注重想象和可能性,喜欢按感觉办事。
我是典型的直觉型人。因为我90%的决策来源于直觉,感觉好就去做。
1/感觉不好的事情,多半做不起来
最近一段时间我关注了一些轻创业的项目。一个是奶品系列的项目,有酸奶、蛋糕、面包、牛奶等系列的色、味、环境、包装等都设计的非常好的一款产品,就是你一看见就会被吸引住的。我看了第一个感觉,脑海中崩出的词就是:好看,喜欢,易于传播的。然后就开始憧憬,假如我有这样一家小店,我会如何经营好它,我会打造一支怎样的团队来。华友一个成本低一些的餐饮项目。我的好朋友在1个月内做好准备,并且已经开始运营,数据还不错。我尝试去看了几次现场,也去做了实践操作。客观的一些资源是一个问题(客观的资源问题可解),但从主观意愿来说,因为环境,产品,节奏等让我感觉不是自己特别喜欢的。所以,迟迟没迈开步子,因为我的第一感觉是喜欢的程度不够。但我朋友为什么可以在短短1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店开起来了呢。因为她相较于我,她更关注当下事实,实际的问题;而我会更关注我感觉好不好,所以我一直没有迈出步子。感觉不好的事情,多半做不起来,因为你喜欢的程度不够强烈。
2/凭感觉做事,未必不好;
感觉这个东西很奇妙,它就像是一个天然的温度计。凭感觉做事的人,天生对人会比较敏感。比如在职场中,有个角色叫HR。我一直认为,做好HR,40%靠专业能力,60%还是要靠人际敏感度(这种敏感度可以称之为感觉的温度)。比如你感觉到今天空气当中迷茫着紧张的气氛;感觉到某某的状态不对;又比如做活动的时候,你会有很多的创意和设想;总是,你可以对不同的人,以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照顾得到,我觉得这个就是有感觉的温度,你对周围的环境、人、事物有一种天然的敏感,无意识做出来的行为都会让人觉得很舒服和温暖。
有一次一个朋友邀请我去给她们公司的核心人员做一次团建分享,她的初衷是希望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因为是第一次见面,而且在做这次分享前完全没有和参与者做过交流,所以现场的互动和气氛的营造非常重要。在分享开始前,我带着她们做一轮自我介绍,我发现其中一个工程部的负责人和其他人特别不一样,所有人的椅子都非常的靠前,唯独他是在这个圈子之外的。我当时的第一个反应是,他给人很有距离感,或者他平时就和大家的融入是不够的,相对这部分人群,他是很需要有别人的助推的。这样的情况下,我一般会特意关注到他,助力他进入到一个圈子里来。让他此时和大家在这个场子里是在一起的。然后他的感觉也会很好。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和优势,如果你的工作正好是可以让你发挥你的这一天赋,那你一定可以做的得心应手,而且你呈现的工作状态一定会非常好。
3/感觉,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期待,是你理想生活的愿景;
我在给一些来访者做职业生涯规划的时候,我经常会问:你期待的工作/生活的理想状态时什么样的呢?假如时间推移到5年后,那个时候的你会在做什么呢?那个画面里有什么?对于愿景,更多是通过自己的畅想,让画面更清晰,因为那是你发自内心的向往。有了清晰的方向,加之有效的行动,才有可能慢慢去实现。
2016年,我有过一次职业生涯的自我探索。那是我从阿里离职后,经历过一段时间创业公司。在创业公司工作的边界感相对不那么强烈,所以,当你经历一段时间后,你会进入到,我要什么的阶段。我当时就问自己,我要什么?当时我没有太多的职业目标,但我印象非常深刻我当时有2个感觉:第一,我在阿里的时候就对HR印象特别好,也对这个角色充满期待;第二,我回忆当时高中毕业的时候,大家在毕业语录上写的誓言,我记得我写的是,要成为一个秘书(后来发现,秘书对颜值的要求还是蛮高的,这个要改变成本还蛮高的)。当我有了这2个强烈的感觉后,我快速做出了一个决定,我要往HR方向发展。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在探索后有了清晰的职业方向。到现在第5个年头了。感觉,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的期待,是你理想生活的愿景。
很多时候不敢做决定是因为很怕一旦做了错误的选择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但,即使我们有很多决策工具,也依然还是会面临选择的问题。所以,当你不知道怎么选择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你是否真的很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