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天,朋友的微信里发了这一条——
今天刚巧从那里路过,遇到了这个卖花生的老大爷。
自己已经走远几步,想到朋友在圈里的叮嘱,又转身走了回来,走近才发现,老大爷穿了件很旧的黑色呢子上衣,袖口衣领真如朋友所说,尽是破洞。篮子还有一大半,旁边还有两个旧旧的编织袋,里面也装了些花生。花生一看就是就是自己种的那种,大小不一。
简单和他聊几句他的花生,有些话到了嘴边,又悄悄咽了回去。不禁在心里轻叹,“唉!如今,哪还能看到有人还穿着有窟窿的破衣服呢?”
我觉得自己做不了更多,只能买他二斤花生而已。尽管他的花生没有超市里颗颗饱满,尽管他连一个像样的方便袋子也给不了我。
边走边想,鼻子发酸。
看着他有着漏洞的衣服,不由得就联系到今天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体面》。关于体面,百度里洋洋洒洒有9种释义——
2.容貌;面貌。
3.面子;名誉。
4.谓有声望,有面子。
5.情面。
6.体制;格局
7.体统;规矩。
8.好看;漂亮
9.光彩;光荣。
每一条都与眼前这位卖花生的老人不沾边。
这样的老人,他的体面在哪里?
百度里那些有关的体面名词释义与他有什么关系吗?
每个群体,对于体面的定义能够一样吗?
如果老无所依的话,又如何来保持体面?
……
若干的疑问让我陷入深深地思索中。也令我想起另外一个老人。
2
那年也是一个冬天,我们楼下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零食水果杂货店,因为是楼上楼下的邻居,我除了爱在店里买点水果和小零食之外,也爱有事没事和店里和老板娘聊天,打发时间。
有一天傍晚,来了一个老人,手里拿着一个大号的破搪瓷茶缸,身上斜挎着一个布袋,灰不溜秋的长袄,有点脏兮兮。头发也似乎很久剪过,更别说胡子刮不刮。一看就能大概判定是个乞讨老人。
当我随意瞟到他时,感觉那神态,精神头似乎还不错,眼神也并没有要向我乞讨之意。没有其他乞讨者那种晦暗可怜的感觉。
当时也是冬天的8点多钟了,店里已经没有了其他客人,我路过楼下,随便和老板娘搭讪几句准备上楼。我和老板娘打了招呼,便匆匆上了楼。中间只隔了一天,我又偶然那个时间点遇到前天那个乞讨的老人,禁不住留了点神。有点纳闷,为何他频频光顾这里?买东西?乞讨?似乎都不像,貌似他和店里老板娘还有点熟。
我被自己的的好奇心驱使,第二天我专门趁着老板娘不忙时问了她——
“昨天看到那个乞讨老人,是来跟你要钱的么?”“哪是呢?他来换钱的,每天都来”
”换钱的?每天都来?”
老板娘这一说,我更加好奇。
“他每天趁没有客人的时候来换整钱,我刚好想要零钱”
老板娘边和我聊天边忙着手里的活,“你别小看他,他一天比你挣的多”
“他每天到火葬场附近,看到别人出殡,就拦着,念叨几句,接着要钱,有时也到办喜事的家里,说点吉利话,接着要钱。”
“他一天有时收入一二百呢!”
“他一天收入这么多啊?”我忍不住继续问。
“你想想,家里办红白事的人遇到这样的人,都是给钱打发走人,他很会察言观色,专找那些管事的人乞讨,一般人家里办红白喜事图顺当,都是给钱打发走人,遇到不乐意给钱的,他有时就吐口水呢!”
“竟然有这样的呀?还挺有手段。”听到这些江湖传闻,我愈发好奇,继续追问——
“”那他有孩子吗?”
“他家里四五个孩子呢,他每个月在外面要了钱打钱给儿子,还给儿子盖的两层楼呢。”
听到这里,有点无语,似乎也突然明白为何他与别的乞讨者神态有点那么不一样,也突然有点明白他为何总在店里没有客人时到这里了。
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处,也许他为自己的能力自得,也许他对自己用丧失尊严换来的金钱并不十分的坦然吧。毕竟,每个人都渴望赚一点体面的钱。
同样是老人,一个家有儿女,一个孤老无助。一个自食其力种花生卖花生讨生活,一个趁人不济博同情,趁人之喜舍下脸面求施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存方式,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同样是活着,哪一种活法更体面?为何遇到那位卖花生的老人,我的内心除了微微的同情和幽幽的酸楚之外,似乎还有那么一份隐隐地敬佩和尊重呢?
贫而不卑也体面,残疾而不沦落也体面。活得是不是体面,不是你自己说了算,要考别人来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