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天天宅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除了吃吃就是睡睡,那些善于交友的人都得了老铁们的“接济”:
“我发现个买菜的APP,巨好使,这就转给你哈!”
“昨天有个确诊的人离你小区不远,你要好好防护啊!”
“嘿,想咱们一块儿玩的日子啦!等疫情过了,咱们好好聚聚!”
——嘘寒问暖,友情提示,互相鼓励。特殊的日子,友情显得格外珍贵。
可转头看看家里的“小宅神”,近60天没出门,都宅出霉了,让和朋友视频聊聊天什么的,都不知道该找谁,好不容易想起一个吧,一聊起来就只有两个话题:作业、游戏,还往往三言两语就没话说了。家长在旁边听了,怎一个愁字了得啊!
那么,怎么帮孩子交朋友?怎么帮孩子交到好朋友?这让纵横江湖的家长们伤了不少脑筋。
01
家长要做好样板
没错,又是老生常谈的“言传身教”。
孩子对一个事物从未知到认知,最开始就是模仿,家长怎么和朋友相处,孩子会把看到的一一记下,日后成为与别人相处的基本模板。家长去好友家做客带上了鲜花、食品等,孩子就知道“噢,去朋友家要带上礼物”;和好友聚餐时点上对方爱吃的菜肴,孩子就知道“噢,点菜要点上朋友爱吃的那些”;生日、节日家长收到朋友的祝福,孩子就知道“噢,特殊的日子要送上祝福”。这不仅让孩子们知道怎样去对待朋友,也让孩子们知道,友情是相互的,不仅仅是给予,也不仅仅是索取。
02
帮助孩子努力做一个优秀的人
正所谓鲜花盛开,蝴蝶自来。
一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己的三观正才能吸引来三观正的人,倘使观念理念不同,纵使相识恐怕也不能长久相处。
二是帮助孩子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一个人擅长事物的广度决定着朋友圈的半径长短。有的孩子能歌善舞,有的孩子是运动健将,有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都行,这就使孩子交朋友、交新朋友的概率大大提升。
三是培养孩子善于沟通的能力。沟通是一种技能,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与对方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一种能力,这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家长引导、帮助、培养,使其成为孩子自身的一项本领。找到话题,打破僵局,往往是一段新友谊的开启。“昨晚看球了吗?险胜!”“我们体育课开始教八段锦了,你们呢?”“嗨,你也喜欢地理?”试试这样的开场白,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03
要注意交友中的“O·C·P”
一是注意交友中的open。这包括做一个open的人,有open的态度,有open的内心,有open的眼界。要知道,朋友≠同学,朋友≠邻居,朋友≠同事。记得那句话吗?--五湖四海皆兄弟。抱着这样open的态度我们才有可能打破同学、邻居等等这些身边人的界限,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二是注意交友中的close。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是朋友,那些伤害我们的人、总是带给我们消极情绪的人、不愿付出只知道索取的人,我们还是close心门,远离为好,这是对自己的保护,亦是对自己的负责。
三是注意交友中的platform(平台)。一个人的活动半径终究有限,接触的人群容易固化,特别是每天两点一线的人,接触新面孔、陌生人的机会就变得更少。这就需要延展社交圈,扩大社交范围,创造结识新人的机会。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夏令营、冬令营、游学等活动,当然家长要事先了解活动的内容、师资配备等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有选择的适当参加。也可以带孩子有选择地参加一些朋友聚会,创造孩子结识新朋友的机会,而且这些“新朋友”往往是家长认可的,成为新朋友的概率更高些。还可以带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参与公益活动的人往往比较积极向上,说不定可以结识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况且活动本身也很有意义。
人生四大喜事之一,便是他乡遇故知。可见朋友可贵,知己难求。我以为,人生之幸,要有“三个”朋友:
一为比自己年长的朋友,他会带给我们智慧、经验,甚至教训,启迪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少走弯路;
二为与自己同龄的朋友,他会与我们神同步,有共鸣之感,那些感同身受会带给我们相知、相伴,还有理解;
三为比自己年幼的朋友,他会带给我们新鲜事物,使我们不被out,甚至走在时代的前端,也成为我们拥有童心,永远年轻的秘诀。
教会“小宅神”们从现在开始交朋友吧,让他们成为“有伴同行”的快乐旅者,而不是孤寂的独行侠。
声明:本文由亲子读写原创,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喜欢请关注【亲子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