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科学内涵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表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根本指向就是为民造福。为民造福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本质要求和评判标准,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真正做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了增进人民福祉,是否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得到增强。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一论断具有极其深刻的意蕴,体现了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我们党的最大优势就是紧密联系群众,党执政以后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切实做到为民造福,党员干部就要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难上,做到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安排时间深入基层,无论时间多紧,都要抽出时间联系群众,切实在联系群众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同时,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最高标准,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诚心诚意地为老百姓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不是一句空口号,要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行动中。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找思路、寻方法,真正把“人民至上”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一定要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要坚守初心使命,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把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不断把为民造福、共同富裕的事业推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