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范范前阵子说,能不能写个正面的感情文章,让大家心存美好。小沫也说,能不能写个感情的故事,让她还能相信爱情。
早在初中学马哲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所以我想,其实一段感情也好一个故事也罢,好不好,相不相信,更多从自己的意念或者经历角度去看待吧。今天这篇小文,也许看标题有点消极,但是我试着剥离感情其中的小见解吧。
前阵子春节,朋友圈好多人转了关于回家逼婚的文章,逗逼搞笑的背后到底有多少无奈和不甘,估计也只有那些被逼婚的人心里明白。
我到现在还清楚的记着,3年前好朋友小琳在结婚那天给我发的短信。你能不能不要跟其他人一样,祝福我新婚美满,好不好?
很戏剧,2年后他们离婚了。后来我才明白,小琳是“被结婚”。我一直以为我看到她的幸福是真的,原来眼见的也不一定靠谱。她离婚那天还是给我说了声,如果我说今天是我这2年里最轻松最开心的一天,你会不会鄙视我?
我自然不会鄙视她,感情这种事情,本就是冷暖自知。我说,如果你真是应了自己的心,平衡好你们真正的关系,有勇气解脱,我是佩服你的,替你开心。就像前几天漫天的娱乐新闻里说到的S.H.E里的那个被烧伤后励志的Selina,跟陪她走过最灰暗时光的男人离婚信息一样。
有些关系就是这样,靠近了扎手,分开了反而更芬芳。可是让人纠结的是,你不去尝试靠近怎么知道他会扎手呢。可人就是这么贱,总是要经历过,真心感悟后,才会彼此成全吧。
额,思维有些跑了,继续话题。前阵子我写的文章里提到过,最无法理解的是那些打着尽孝心,扛责任结婚的具有大无畏牺牲精神的男男女人。
如果婚后能协调平衡好身心,过得安稳还好,过不好呢?你连自己都没办法负责,何来对父母,对对方负责一生?你说你受不了天天在你耳朵边叨叨你该结婚了,不能再玩了,不能被别人笑话了。可你想过没,是这些人代替你生活,还是愿意为你将来买单?
当然了,这些人的初衷是善意的。他们更多是希望你能过正常生活的亲人,朋友。在这些善意人的眼里,到了年龄不结婚,就是不正常的,违背人之常情的,是特立独行的,是不会让人放心的。所以,他们觉得有义务帮你扳回生活的正常轨道,这样,他们才会放心。对,是他们才会放心。
他们确实是费尽心思好心好意地引你上路了,可是路上饿了怎么办?路上有坏人出现怎么办?不要指望他们再会出现来帮你,这时候善后是你一生所要做的事情。如果你上路了才明白根本不是那回事,你只能用离婚来解脱,这其中的得失权衡还在于你能不能扛得住。如果你真的能承担,那剩下的路你就算跪着也得走完。至于是笑着跪完,还是哭着跪完看你怎么经营了。所以说,归根究底,那些善意的七大姑八大姨,其实是按照他们的生活标准规范了你。
这个过程是对他们自身义务的说服和规训。而你顺从的另一面就是打着善解人意的幌子受人摆弄。在妥协逃过逼迫的喧嚣后,你只有自己去扮演喜剧或者悲剧的角色,更残酷的是,这个角色是没有剧本的。
也许,也许还有那么一阵子,你不恰当的善后或者纠结痛苦的生活表象还会是这些曾经善良人平淡的茶余饭后的谈资。
婚姻并不像吃饭喝水那样,是每个人的本能需求,或者某一阶段必须的需求。如果你真的只是喜欢吃甜食,却对周围人喜欢吃的川菜毫无兴趣,那你应该好好评估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去跳进大主流。如果真的真的没有办法只能选择跳进去,那是否有能力去善后。起码,给自己一个安全的交代。
春节在婆婆家的时候,听邻居老太太跟婆婆聊天。说如果那谁谁谁家赶紧不定下来,那那个谁谁谁家的丫头就被人说走了。晕,这结婚资源真的就这么夸张?
这两个当事人都没见过,就紧着紧着占下来,大家压根儿就没想着合适不合适,把资源争抢过来再说。还有更离谱的,两个男方家同时出条件,这。。。这女方就变成了拍卖品,好吧,谁给的高就跟谁走。所以呢,结婚变成了攀比,变成了交易,变成了面子。
即便婚姻是物质交换搭建起来的人际关系,那这场关系维持的筹码还会剩多少呢?那些婚后共同分担努力还债的恐怕还是最好的相处方式。而那些认为对方就是拿钱买来的,所以你就该听之任之。
这难道不是冷暴力或者人间地狱吗?这让我想起3年前,隔壁楼有个留学回来的女孩,因为婆家不让她外出工作,结果婚后没多久跳楼了。
那到底怎么做才算是适合婚姻呢?
看过一篇文章说,良好的婚姻其实很简单,就是两个成年心态的人,一起生活,分享生活。
我觉得这个观点特别好。这个成年不单纯是法律意义的成年,更多是心理层面的。我们身边不乏30多岁还跟小孩子意义的成年人。
你身边也肯定有这样的人,知道要结婚了结果天天焦虑,失眠,更严重的有离家出走的。这些人说简单了就是对婚姻没准备好,所谓的婚前焦虑症。
发现没,我们大多数人结婚年龄恰恰就是自己人生最转型的时候,看上去挺世故的,可有些行为又好像很幼稚。就感觉是在成熟和青涩的夹缝中一样。可想而知,在面对被传统被众人定为“人事大事”的氛围面前,有多崩溃。
都说人是逼出来的,可在婚姻这件没有彩排的戏上怎么能轻松摸到方向呢?所以,这时候最好不要想着婚姻有多么“港湾”,又或者多么“坟墓”。
台湾身心灵导师张芝华说的挺好:
两个成年人决定共同生活并分享生活。这意味着,懂得尊重对方,不要试图把对方改变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他是怎样的,结婚后就是怎样的,不要幻想着结婚后他就会改成你想象中的样子,那是不存在的虚渺幻想,生活要建立在现实之上,不是建立在虚构之上的。
以及,还要明白,宽容和信任都不再是概念,而是渗透在一件件琐事中的东西。
作为一种有捆绑义务的人际关系,都会有一条必然的、指向平淡的下落曲线。这是结婚之初就要清醒地做好心理准备的另一件事。永远对一个人保有浓烈的激情是不符合生物进化规律的。大多数时候,美好的婚姻就是相处,是平缓。对于婚姻关系的戏剧化想象,只会让你断裂在热恋和憎恶之间。那不是生活的真相。
婚姻只是一种生活状态的调整,而不是与过去彻底断了联系,又重新植入了崭新的系统。它没有这种颠覆性的东西。你会发现,结婚之后,自己的想法不会产生任何质变,也更不会多长出一个脑袋。所以,你得在长大的过程中,逐渐让自己明白,婚姻并不像大家理解的“人生大事”。当你不再以一种走向神圣、庄严和自我悲壮化的心态去面对它的时候,才是真正适合走入她的时刻。
还有那些想借着婚姻转变命运的,现在也不是旧社会,如果你自身条件不强大,最好趁早灭了翻身的念想吧。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婚姻更不是。它无法把你从孤单中拯救出来,也无法把不够好的你变得更好。你要做的是先把自己变成成年人,让自己足够强大,然后和一个同样是成年人、同样内心强大的人一起生活,才会真的快乐。如果一直是一方拯救一方,一方依赖一方,那叫慈善,不叫婚姻。
最后,请你看看周围结婚的人,在想想自己是否具备婚姻的能力。你会发现,原来:
婚姻非人的本能,也不是温暖的港湾,亦不是生活完满的象征,更不是爱情的坟墓,很简单,它就是一种互相成全的平衡的人际关系。
在文明社会里,婚姻之中也是可能有幸福的,只是要求满足多个条件:夫妻双方应该平等相待;不干涉对方自由;在灵与肉两个方面都有亲密接触;对一些重大问题看法基本一致。(例如,一方只看重金钱,另一方只看重事业,这种关系就很危险。)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了,婚姻就可能成为夫妻双方最重要的良好关系。以前婚姻关系紧张的最根本原因是,夫妻双方都把对方看作自己应该严加看管的人。如果要想婚姻获得成功,他们就应该改变这种态度,应该明确认识到,无论法律是怎样规定的,在私人生活方面,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
——节选自罗素《婚姻与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