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总是自以为的经历了人间沧桑,自以为的理解别人的感受,自以为的能够感同身受,甚至对于怀疑我这项“能力”的朋友不屑一顾,偷偷地嗤之以鼻,回之以一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汝非吾怎知吾不知…”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傲娇的“超脱”之感呢?
还不是这个盛了半碗水的“我”惹得喧嚣。
读了几本周国平、王小波、安妮宝贝的书,知道了费洛依德、尼采,就觉得了不起了……
“故意”的将自己隔离于朋友之外,推脱所有的社交活动,酝酿悲哀,自怜自叹……
于是,主动久了,朋友们感觉累了,联系便少了……
沉溺于悲哀的我,感受到友情的流逝,于是更加自悲,不可自拔……
如此循环之下,这种自我创造的人生沧桑感弥漫在心头……
由此,形成了那段时间我“可怜”的、“傲娇”的、“超脱”的“子非鱼却知鱼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