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看电影《山楂树之恋》的时候,被一个镜头给逗乐了。
女主角静秋和老三躺在床上,然后开始哭了,因为她觉得这样就会怀孕了。
当时电影院里传来了阵阵不置可否的笑声,但大家笑过也就不当一回事了。
在那个年代,性还是一个禁忌谈论的话题,连猪跑都不怎么知晓,更别说吃猪肉了。
那也是一个和父母一起看电视,遇到动物交配场景都会入座针扎被换台的时代。
可是哪怕时代进步了,这个话题却依旧被划分在了潘多拉的黑匣子里,社会大众依旧选择视而不见。
性教育在中国一直都是属于人人避之不及难以启齿的羞羞话题。
其他都可以开辅导班补习,但只有这个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完全被隔离,而这又恰恰很重要。
请问,你父母和你公开聊过性这个话题吗?
几乎所有人的回答应该都是没有吧。
甚至,在自己谈恋爱之前都不知道男女身体构造的具体区别和作用。
最近出了个新闻把这个话题又推向了舆论热点。
杭州一名二年级孩子的妈妈在微博上吐槽学校发放的《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称教材尺度太大,并晒出介绍生殖器的图片。
因为这条微博,这本书被网民们热炒成“小黄书”,最后遭到下架的命运。
家长为什么反应那么大?
因为他们担心,担心这个教材把孩子引入歧途。
因为他们不好意思,这么大尺度的图片脸红心跳啊;
因为他们自己都没有把握这样的教育会帮助孩子增长知识;
而最关键的是,他们自己都没有上过类似的课程。
当家长听到孩子这般大声地念课本:“爸爸的阴茎放入妈妈的阴道……”估计大多数家长都会脸色大变不知所措吧。
但是比起大方开讲,规避则是更错误的选择。
你越是不说,孩子就越是好奇,越是好奇就越是想要揭露这隐藏的秘密。
原本可以开陈布公的知识传授,却变成了为了隐瞒孩子自己冒险尝试。
其实在孩子年幼的时候,传递给他们基本的性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让他们以一种最自然的方式学习,接受,是为了以后更好的保护自己。
不久前,江西九江一名11岁的小男孩因为害羞,不敢说出橡胶圈卡在了自己的性器官上,被发现时,橡胶圈竟已经在他身上足足卡了50多个小时……因为他也觉得不好意思啊。
但在西方,性教育普及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
瑞典是第一个成立性教育组织的国家,从1942年就在义务制学校中开展性教育;
一谈到荷兰,大家就会想到阿姆斯特丹的性都称号,但荷兰却拥有欧洲国家最低的青少年怀孕比率;
英国的性教育从5岁就开始了,主要是了解人体的各个器官;
而芬兰,幼儿园就有性教育图书,中小学大纲里都可以找到这门课。
那么,这套刚被禁止的教材到底有哪些内容呢?
其实是以科学的态度介绍性知识,包括性器官、青春期生理现象、性行为等知识。
也教孩子自我认知和自我保护。
还告诉孩子们如何避免非身体接触的侵害应该如何应对。
并倡导选择不结婚是个人的自由;
不能因为性倾向对他人歧视;
人生而平等,不因性别不同而不同等等。
这内容简直是太棒太赞了三观不要太正了有木有?
说到这,我们来看一组我国《2016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
报告说: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曝光的性侵害儿童(14岁以下)案例433起,与2015年相比同比增长27.35%。
被公开报道的案件中涉及的778名受害者中,7岁以下的有125人,受害者年龄最小的不到2岁。
性教育必须公开、直面豁达,让孩子坦然面对自己的身体,这样才能在该恋爱的时候正常恋爱,在发生性行为的时候知道如何正确避孕,怀孕的时候不会后知后觉,遭到性侵的时候勇敢出声维护自己的权利,以及,增加婚姻的自主权,不会把婚前性行为作为结婚的筹码要挟,保持每个人的人格独立并一视同仁,消除性别歧视。
性教育,真的要从娃娃抓起啊。
林小路
关注女性成长,职场达人,媒体人,自由撰稿人。
人气公众号“上海公交”主笔
新浪微博影评团认证成员。毒药认证影评人、书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