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来势汹汹的浙江队,福建队输得并没有太多意外,毕竟赛前十连败的他们,输球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只是最后分差……
53分的分差,福建队输得可以说是没底了。
以十一连败的战绩结束CBA第一阶段的赛程,恐怕赛季前是万万没想到的。
联盟唯一一支没有赢过球的,那就是福建队。
这时候不免联想到上个赛季的福建队,开局只在八一队身上赢过两场。
如今联盟倒数第一的尴尬位置居然被这支球队坐实,并且还输得特别难堪。
说白了就是福建队输掉比赛,有些输得球员根本没有信心,在精神层面也输得一塌糊涂。
这也是为什么球队要想去调整,必须从根本上去解决福建队的问题。
问题说起来其实也挺简单,就是怎么把团队凝聚力提升上去。
其实福建队阵容也不是最差的,不至于输到联盟垫底。
新赛季开局十一连败,以惨败浙江队53分结束第一阶段,一份极其糟糕的战绩数据单。
实在差得不能再差,恐怕输球时的精神面貌,属于CBA历史级别的。
说起来福建队在连败中并未束手就“擒”,更换主教练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调整。
面对同样的运作,上赛季换帅后球队迅速有了新色,但今年则大不相同。
在接连遭遇输球的过程中,两大核心球员王哲林和陈林坚打不出领袖气质,也就是全队整体都斗志低迷。
节节败退的福建队,领袖带不起来,输球成为必然,到底何时才能迎来新赛季第一场胜利?
现在的福建队,很难想象上赛季这支球队的精神面貌,一对比的差距可以说是天翻地覆。
那会福建队遭遇开局连败,后面虽赢过球队,但只面对八一队拿到过两场胜利。
球队在保持原有阵容不变的情况下,采取换帅的大调整,请来凯撒执教。
注入新体系的福建队后面迎来一波接一波的胜利,更是搭上季后赛的末班车。
尽管只是以联盟第十二位的排名打进季后赛,但球队还是创造“以下克上”的奇迹,取得晋级次轮的好成绩。
再往前一个赛季的福建队,在王哲林拿到常规赛MVP的季后赛之旅中,仅仅只是一轮游。
相比前一个赛季的进步,球队在整体上有了比较大的突破,这才是一支冉冉升起的球队该有的样子。
有谁能想到如今这支福建队是上赛季那支“黑马球队”,难求一胜的尴尬局面令人唏嘘不已。
第一阶段全部十一场比赛,球队全部都是以输球告终。
还有一点更要命,那就是输得没啥斗志,往往都是输得没啥反扑之力。
比如输给浙江队的赛季第十一场失利,当时两队首节打成27比25分,对手也就领先2分。
只是次节净输21分,再加上下半场每节都输给对手15分之多。
对比首节和后面三节的比赛状态,福建队明知道会输,但却没有表现出一支职业篮球球队该有的韧劲。
或许这才是这支球队比输球更为可怕的,那就是很多比赛能看到福建队是朝着输球方向在发展。
要说输球主要原因有哪些?
恐怕最关键的还是控卫这点上的人才储备不够,而这个位置的球员决定着球的轮转。
换个说法就是福建队会控球的人少,特别是小外援劳森的缺阵,这点是谁都没料到的。
这种打击来得太过突然,特别是当下这种情况,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没有合适的外援,也没有“救火”的控卫,导致福建队的球总是轮转不起来。
最明显的画面是王哲林和陈林坚两位核心球员分享球时,往往出现“有去无回”的情况。
相比以往这两位得分手能得到舒服的接球,本赛季他们缺少“喂球”的人。
不是说这两位的竞技状态下滑严重,而是没法打出原有的实力,能配合他们的球员没有,又怎么打好球呢?
从控卫这点引起的蝴蝶效应,导致球队的优势点根本发挥不出来。
事实上控卫这点,或者说劳森的缺阵,让球队捉襟见肘,这个问题一直都存在。
只是现在表现得尤为突出,但不能否定问题早前没有解决彻底。
上赛季福建队打得那么励志,不仅赶上季后赛末班车,还在首轮继续扮演黑马的角色。
可次轮遇到拥有双外援的北京队,当劳森这点被限制时,就像现在球队没有他或者好控卫的模样。
几乎全队没有“发动机”,一个球不知道如何去组织,导致那场淘汰赛全队得分点被死死锁住。
现在再去纠结那个点已没有任何意义,就像为什么新赛季又换回原有主帅一样,这一系列运作都难以理解。
大环境下的CBA发展迅猛,福建队一直等待着外援来弥补阵容的短板,那基本就跟强队说拜拜。
有意思的是福建队最为紧缺的控卫,但第一阶段各位置上崛起的高光时刻,无疑控卫是最为耀眼的。
当别队控卫担当主角的时候,这支球队却找不到一个好的“配角”。
常规赛MVP王哲林是拥有不错的内线功底,同样卫冕三分球大赛冠军的陈林坚是个很好的投手。
可球队一旦缺少组织者,那么怎么样把球给到最合适的球员手上?
这个问题就是现在球队的症结,那么由谁来治呢?
等到下一阶段开始,福建队或许会在两位主力球员带领下实现赛季胜利零的突破,可那并不重要。
要想打进季后赛,要有在季后赛走得更远,球队团队的凝聚力才是重中之重,当下补强控卫迫在眉睫。
像福建队在上赛季靠着外援来实现成绩上突破的运作,在将来只会走得越来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