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为了更好的沟通

通过一段时间断断续续的文字记录,和不断阅读,发现自己的表达离内心的感受相去甚远,对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提升的强烈需求。


同时也对写作有了更深的感悟:


1、写作的本质是沟通


写作是将语言书面化,其实质就是沟通。


语言沟通的形式有一定场域的局限性,而写作将语言转化为文字,突破了这一局限,通过写作可以使语言跨时空、跨地域流传。


大多古代经典文化都是借用这一形式得以渊源流传。


除了学术,还有医药、技术、兵法、农学等等优秀的技术,凭借写作著书的形式得以传承,并世代更迭,让人类文明经过继承、沉淀、迭代、更新,一步步完善、兴盛,发扬光大。


2、普通人学写作是为了什么?


为了个人成长,为了思维升级,为了知识沉淀,为了更好的沟通。


现在很多人学习都是采用看和听的方式,却不愿意运用读和写的功能。


他们总有边学边忘的苦恼,常常抱怨自己退化的记忆力,其实只是学习方法没有用对,他们只是在用行为的勤奋掩盖思维的懒惰。


古语就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试问一个从来不做作业,不考试的学生,他的学习效果会好吗?


一个人无论听到、还是看到的,都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写的、自己做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输入最好的方式是输出。


拿来的知识一定要经过内部转化才能变成自己的,就像吃进去的食物一样,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写作就是将外来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语言的过程。


很多人都觉自嘲嘴巴比脑袋速度快,其实是思维混乱的结果。


一个人条理清晰,思维敏捷,说出的话必然是为沟通的目的服务,而不是随意表达。


3、如何让自己的语言成为有利的沟通工具?


需要用写作来磨炼。


写作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它让一个人更清晰沟通的目的,更冷静分析对方的需求,思考用什么方法来完成有效沟通。


练习写作就是练习思考,培养逻辑思维,学会精准表达。


(1)持续练习,建立心与脑的通路


练习写作,一开始可以借用日记的形式,培养文字记录的习惯,让所思所感能够顺畅清晰的表达。


经过一段时间练习,逐渐打通心与脑的通路,让文字不再是流水账,而是能够传递情感,表达内心,这时文字表达不光有了逻辑,还有了血肉。


这时可以尝试有目的的写作,生活中遇到的某些需要文字沟通的工作议题,或者书中需要冷静沟通的分歧矛盾,都可以作为写作题材,练习精准表达,练习双赢的思考沟通模式。


通过有目的输出,可以倒逼知识输入,吸收转化的知识又进一步拓宽思维,深化一个人的底蕴,这就形成了个体成长的良性循环。


(2)公开写作,打破思维舒适圈。


人没有压力也会动力不足,公开写作是能力提升最快的路径。


在公开的平台写作,既接受监督、知道不足,同时也接收点赞,感受情绪价值的滋养,鞭策和鼓励的人环境让人进步更快。


你可以选择与写作主题契合的平台,定期发布阶段性成果或完整作品,用明确的更新频率,倒逼自己保持输出节奏;


也可以主动加入写作社群,参与话题挑战或互评活动,让他人的反馈成为优化内容的镜子,在双向互动中强化写作动力。


4、总结


写作是为了更好的沟通。


一个人不断优化写作的习惯,会潜移默化渗透进他的思维与语言里,进而提升个人的气质与内涵。


当一个人的大脑升级了,懂得用语言为自己谋利,而不是发泄情绪,沟通只会给他带来无尽的利益与好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