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说学习一门语言,主要提高四大能力:听说读写。
现在的外语教育已经逐渐开始注重四个能力的同时提高了,我小时候学外语,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都是老师单方面的灌输、考试为主,结果学了一茶壶的饺子。
那个时候老外还是稀缺资源,记得有次暑假去妈妈单位吃午饭,刚好赶上来了个外国小伙子出差,一大群熊孩子被强迫过去跟老外用英语对两句。嗯,我也就真的是只对了两句,脑子一片空白,一个词儿都想不起来。
再后来学了日语,学校跟日本一个中学建立了友好关系,我们这些日语班的孩子都被配上了个“笔友”,被要求书信往来。我吭哧瘪肚把日常生活介绍了一番,人家一封回信说最喜欢的书是《五体不满足》,各种人生感悟,直接把我击垮,一段海外关系就这样只维持了一个回合就结束了。
上学时能躲就躲,能应付就应付,直到长大后去了一个新的国度,才真正明白什么叫一肚子的话憋着表达不出来,以至于中国留学生都给人留下“真有礼貌”的印象,因为你除了微笑啥也回答不上来。
那段日子,为了能跟周围人正常沟通,我开始有意识地听他们怎么说,然后自己慢慢模仿。日语是个性别、年龄、阶层分明的语言,而我们在课本上学的都是最最基础的语法,所以那些高级用法,比如非常女性化的句尾,我虽然知道,却一直不敢用。往往是在心里偷偷练习好多次,偶尔鼓起勇气说一句,看看周围人的反应。
等到话说明白了,就是写了。论文、邮件,即便是现在也一样,要写点儿什么的时候,都要先去看看别人怎么写的,某些句式啊,表达方式啊,词汇啊。看人家的都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到自己这儿却都是绞尽脑汁抓耳挠腮。
经历了这一切,终于辩证地得出了时下流行的“知行合一”风的结论:
“讲述”是为了更好地“倾听”;
“写作”是为了更好的“阅读”。
外语教育界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外语学的好不好,很大程度取决于其母语的水平,说明语言都是相通的。最近一边帮熊孩子编作文,一边痛感自己的中文也真是快没救了。
所以,参加好报30天写作训练营,除了想着在一大群人影响下养成坚持的习惯外,我想我更期待的是,为了写而强制要求自己增加阅读量。正所谓:
天下文章大家抄,
抄来抄去有提高。
生搬硬套也得套,
谁进步了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