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军老师这周回信的主题是子女教育,我的大女儿8岁半,小儿子今日刚1岁,现在从事早教行业,谈谈我的见解。
曾经我是个焦虑感十足的家长,看到孩子跟优秀同龄人的差距,觉得自己没尽职,于是带孩子去上了很多的课程,把孩子的空余时间排得满满当当,深怕错过什么。那时有人告诉我要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我是绝对不相信的。一年级的娃课后兴趣班,一周要20个小时。
我现在的想法是:孩子首先要成为身心健康的人,走正途,勤学不辍,上重点学校,接受良好教育是我们主要任务,然后针对她的特长,我们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帮助孩子,如果她能具有一技之长当然最好,达不到的话那能做快乐的大多数也能接受。
7年前就给她上一节课200元的早教课,那时我们俩月总收入也就1万1千吧,还要供房养车。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读幼儿园时也选择片区最好最贵的幼儿园。小学前一年就准备了学位房(那是楼梯房的顶楼不宜居),还提前一年租了另一个不错的学校,根据这个学校提前准备声乐课,幼儿园最后一个学期还上了英语课奥数课及幼小衔接拼音,所以她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适应得很快。
小学一年级时周一到周日接送,刚好怀了小宝没搬家到学校附近,2年级时她强烈要求,我们就在学校隔壁租了个四房,自己住了两年的新房出租,还需要补贴租金。这个小学对应的中学很普通,初中时还是会搬家,搬到好的学区房附近。
女儿一岁开始学习的音乐,3岁后学习艺术、手工制作以及舞蹈,音乐坚持7年,芭蕾坚持3年,钢琴坚持了3年,对她气质及学习能力提供关键帮助。学钢琴时,爸爸有陪同半年一起学习,但是这些坚持都不像吴军老师提到的,具有稀缺性,或者在众多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只是在班级年级算不错。在小学阶段希望她能够兼顾学业水平及艺术特长。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大概知道她的特长跟爱好,能着重培养哪一块,也就是面临是否更换学位房的必要,由此也就定下目标是否要换买房子。
提升孩子阅读能力,这块我时不时能陪着她一起看书。运动提升体质是她爸爸所看重的,偶尔会带她去运动运动。至于提升孩子的见识,我们能做的多半是陪她去看看世界,每年去一个国家或地区,她喜爱的迪士尼乐园也会2-3年去一趟。
初中成绩能上八大高中,那就走国内正统体系。假日成绩不理想,那估计就让她学专业的技能。小时候坚持了数年的芭蕾、钢琴可能积累的不够,无法从事这类专业人士。声乐每周有跟着合唱队训练6个小时左右,如果这方面能上音乐学院也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她很喜欢手工类的东西,现在会跟着美拍学各种折纸及制作,去国外学个专业类的技能,比如做蛋糕或者缝纫。
小宝是男孩,会侧重让他培养运动能力,搭配音乐与阅读,参考女儿走过的路,总体发展思路简单明了,还是学业与特长齐抓,早期教育主要看父母,后面的主要看孩子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