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因为调皮捣蛋,与同学相处不好,加上有个护子如命的妈,在班上就很不受欢迎了,孩子们虽小但都知道,离他远一点才安全。可这个孩子想要大家关注他,于是总故意惹起是非,比如同学正在下棋,他把棋子洒一地,然后笑着跑开,全然不顾他人的抱怨,或者大冬天打开电风扇,开了关,关了又开,冻得大家哇哇叫,更出格地是爬上高高的窗户,想从上面往下跳,吓得全班尖叫。孤独的人渴望被接纳,不被理解的孤独会使人疯狂,别说是不懂事的孩子了,大人也一样。
尼采,德国哲学家。5岁丧父、丧弟,随母亲和姐姐们长大,过早地体会到死亡的无常,性格忧郁孤僻。1869年,24岁的尼采毕业于波恩大学,成为瑞士巴塞尔大学的德语区古典语文学教授。教书十年,他过着相对平静地而愉快的生活。在此其间,发表了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和《不合时宜的考察》,引来了一片狂热的喝彩声,同时也遭到了维拉莫维茨领导的语言学家圈子的排斥。教授的名声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损伤。1879年辞去教授职位,开始十年漫游,专心写作,进入创作黄金期。在此期间,与17岁的俄国姑娘莎乐美谈了一场短暂的恋爱,尼采爱上她,却不敢表白。莎乐美温柔优雅,虽然欣赏尼采,懂他的沉默寡言,却不爱他,5个月后彻底分手了。他的作品也得不到世人的理解,心爱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自费出版的,且卖不出去。人们评价他的文字标新立异,很有深度但同时也批评这些书具有闻所未闻的攻击性和令人瞠目的自我吹嘘。10年的漂泊生活,尼采总是一个人独居,长年累月无人说话。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到那种“突然疯狂的时候,孤独的人想拥抱随便哪个人”。后来他直就这样了。1889年,他正寓居都灵,在大街上看见一个马车夫在鞭打牲口,就哭喊着扑上去,抱住马脖子,从此疯了。病历记载:这个病人喜欢拥抱和亲吻街上的任何一个人。
每到春天,有个人的名字,时不时就跳到脑子里,他的那句名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会从嘴里不自觉地背出来。可是如此浪漫的一个诗人,却是一个极其孤独的人。他的履历和尼采有些相似,少年天才,14岁进入北大,19岁北大毕业,20岁成为中国政法大学教师。他在日记里写到:我过早地失去了童年。早慧的孩子具有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持重,孤独与敏感是他文学创作的源泉,也阻隔了与常人的普通的交流。海子以卧轨自杀绝决地离开这个世界,各方说法不一,但灵魂的孤寂一定是原因之一。据他的朋友西川回忆:
1988年底,一禾和我先后结了婚,但海子坚持不结婚,而且劝我们也别结婚。他在昌平曾经有一位女友,就因为他拒绝与人家结婚,人家才离开了他。我们可以想像海子在昌平的生活是相当寂寞的;有时他大概是太寂寞了,希望与别人交流。有一次他走进昌平一家饭馆。他对饭馆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
饭馆老板可没有那种尼采式的浪漫,他说:“我可以给你酒喝,但你别在这儿朗诵。”我想是简单、枯燥的生活害了海子;他的生活缺少交流,即使在家里也是如此。他同家人的关系很好,同大弟弟查曙明保持着通信联系。但他的家人不可能理解他的思想和写作。据说在家里,他的农民父亲甚至有点儿不敢跟他说话,因为他是一位大学老师。
所以,孤独很可怕,无论谁都会感觉到孤独,片刻或长久地,它是一种心理层面的阴霾,一个人不被理解,情感没有共鸣的对象,即便朋友环绕在侧,依然会被孤独笼罩。那我们怎么样才能不孤独?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包容的肚量,还要有一个正确的精神向导,或者当你孤独时,想想周遭的关系网,排遣一下。总之,心底要住着一个上帝在创世那一天发出的指令:要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