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嬫
前段时间网络上被“北大高材生拉黑父母”事件刷了屏,网友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该北大高材生太玻璃心,智商高情商低;也有人认为,这对高材生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会教育孩子。
如今热点过去,我却想说说自己的故事。
对于该北大高材生的行为,我能够理解,因为有过类似的经历。
1
我出生在一个八线小城的农村,家庭条件平凡。父母是六零后,没怎么读过书。我90后女孩。农村都是重男轻女,我是老大,家中三个孩子,超生只是为了要个男孩。
这样的家庭,注定了会矛盾重重。
因为孩子多,经济压力大,父母的脾气也不好,所以每天家里都是鸡飞狗跳,家人之间基本没有和平相处的时候。作为家中老大的我,除了每天上学,放学回家要照顾弟弟妹妹。照顾好了是应该的,照顾不好,非打即骂。
没有人会关心一个孩子的承受能力,因为周边的人都是这样,秉承“棍棒出孝子”的理念来教育孩子。
受了委屈,只会哭,可是哭声就会招来一顿打骂。所以只能悄悄的掉眼泪,到后来连眼泪都不会掉了,因为没有人会真正的关心你。而且哭过之后,还有好多的事情等着你去做,所以有哭的时间还不如偷偷歇会儿。我也曾经数次离家出走,无奈年龄太小,每次都是被捉回来,暴打一顿,然后该干嘛干嘛。
那种委屈,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能理解的。我曾经非常痛恨自己是一个女孩,觉得如果自己是一个男孩,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就会比较多,童年一定会很幸福。我也非常痛恨自己家庭孩子多,非常羡慕独生子女的家庭。每次与父母吵架的口头语都是:“如果我是个男孩,你们就不会这样对我!嫌弃我是女孩,为什么当初还要生下我?”
说实话,那时候真的是恨极了父母,即使如今已成家的我,与父母的关系依然非常冷漠。并且,每当梦到童年的种种,依然会惊出一身冷汗。
2
有人说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无非三种:第一种,报恩的;第二种,讨债的;第三种,路过的。
我觉得我是个例外,应该是第四种,还债的。
我知道,这样说肯定会有些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指责我。可是我想说,从小到大的经历,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而且我的经历,对我的性格,工作,婚姻,真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我的性格敏感多疑,暴躁易怒。
别人无心的一句话,我都会觉得是针对我,然后就会和此人大吵一架。即便事后意识到自己错了,也不会说软话。就像一只刺猬,除了伤害别人,从来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以至于我从小到大,几乎没有朋友。
工作上也很被动。同事之间相处,有时候明明是好意,但是说出去的话给人的感觉却是尖酸刻薄,让人很不舒服。以前的老板给我的评价是:个人能力很强,同事关系欠佳。
我们这边农村的孩子,除了跳出农门上大学的,基本上都是十七八岁定亲结婚。而我是个特例,我是村里唯一一个没有上过大学,却拖到二十七岁才结婚的女孩。在村里人的眼中,我是属于“不正常、心里有问题、身体有毛病”的那类人。甚至有人会当面问我的父母,我是不是自闭症或者同性恋之类的。
婚姻更是如此!我迟迟不愿结婚,是因为内心对婚姻有着深深的恐惧,害怕自己找不到志趣相投的另一半,害怕自己将来不能给孩子足够的关爱…
曾经有段时间,父母催我相亲催的厉害,只要有人提出帮我介绍对象,我都会瞬间炸毛,对介绍人破口大骂,继而与父母吵架,然后摔坏一切能够摔坏的东西…
那种感觉,现在想想,不知道当时的自己是不是有抑郁症。
3
庆幸的是自己一直坚持读书,大量结交朋友,通过读书和朋友们的开导,自己也逐渐明白,父母那一代人,由于他们成长环境和自身认知水平的局限性,对于如何教育子女,也是懵懵懂懂。在他们眼中“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怎么就你这么矫情?”
如今,我与父母已经达成和解,虽然有时候想起过去的种种,依然委屈,但是也慢慢学会调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
每个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没有人天生就知道如何与子女沟通。读书时看到一句话,讲一个母亲对孩子的影响,“虽然每一个生活细节中的摩擦和碰撞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这样的事情几年以来一直重复地发生,就会对一个人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现在轮到自己做了母亲,只希望自己能够不再犯当年父母犯过的错误,尽量给子女一个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有对开明的父母,同样,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开明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