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接诊了不少5岁以下的小患者,看着小朋友在牙椅上伤心的抹眼泪真是五味陈杂,他们无助的眼睛让我决定要做点什么。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5岁儿童换龋率为百分之66,1岁左右开始,5-8岁达到高峰。
关于危害—很多人都有误解,儿童的乳牙是可以退换的,所以并不是非治疗不可。龋病形成后,会更容易滞留菌斑,使口腔环境恶化,同时也就使其他的牙齿处在一个比较容易龋坏的环境中,形成根尖炎症后,影响继发恒牙牙胚,形成发育障碍,多个乳牙龋坏,影响儿童的咀嚼功能,降低机体的营养摄入,对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龋病严重导致缺失,会影响恒牙的萌出,晚萌或者错位萌出,牙弓的间隙变小,恒牙的拥挤。
关于心理—昨天接诊的一个小女孩,在去腐质的过程中一直在哭,我的小男神分析了几种原因,1,她真的疼2,她害怕。患者的主诉对于我们诊断真的很重要,需准确的主诉,才能采用相应的治疗。所以家长不要拿出一副不配合就挨揍 的架势来,这样他们可能会因为害怕而说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思维,小孩子也是一样的,在他们的世界里因果可能比成年人还要分明。
关于儿童龋病的原因—老生长谈
1,细菌,主要借助菌斑粘附在牙齿表面,口腔滞留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被降解后,一方面聚合产生高粘性的葡聚糖,形成菌斑基质,另一方面产酸使牙齿脱矿
2,口腔环境,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吃的食物的种类及频率都会有影响
3,宿主,也就是牙齿,解剖结构,理化特性和牙齿的排列与对于龋病的易感及与细菌的粘附和菌斑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拥挤排列不整齐的牙齿比较容易龋坏
4,时间—量变引起质变,龋病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时间,从清除附着物到获得性膜开始产生,从获得性膜附着到菌斑形成,直至牙齿脱矿成龋等过程都需要时间。
以上四点是龋病形成的必要因素,重点是缺一不可!!!所以只要阻断任何一个因素,龋病就不不会发生·
关于预防—乳牙有其独特的解剖特点,釉质,本质薄,钙化度低,抗酸力弱,儿童的食物多为软质食物,含糖量高。
乳牙从6个月开始萌出,这个 候就要开始牙齿的清洁工作,当然这个是由监护人操作,目前有很多儿童可食用的牙膏,直至儿童可以独立刷牙。弧刷牙法,竖刷法比较适合儿童,可以百度上找教程,一般刷牙可有效的预防牙齿龋坏
幼儿园开始,园里会组织儿童涂氟,氟化物可一降低釉质的脱矿和促进釉质再矿化,此时会有专业的口腔医生给出相应的建议,一定要重视
食物上的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跟摄入频率也非常重要,限制糖的摄取可以减少龋病的发生,进食的频率能促进龋病的活跃性,高频率进食可以恒定的为口腔的微生物提供营养,维持口腔内较低的PH,使牙齿长期处于脱矿的状态,对儿童餐间,睡前加甜食都会显著的增加龋病的严重程度,另外含糖食物的物理性状跟摄入方式对龋病的发生也会有影响,含糖食物的硬度,粗细度,粘稠度与其在口腔内停留溶解的时间和在牙齿上的附着情况有密切关系,简单些说凡是蛋糕面包巧克力之类的要减少摄入,或者一次性摄入,摄入后刷牙!!
希望大家可以慎重的对待预防,也希望每个小朋友可以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