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读了《方与圆全集》里的一篇文章《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全文如下:
在人生的旅途中,你是不是也应该经常问问自己:“你到哪里去?”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做事必须有个目标。
一个孩子喜欢跟自己的爸爸比试谁跑得更快。结果每次都输掉了。
有一天,雪过天晴,父子俩又一次来到野外。小孩儿又向爸爸提出了比试的请求。但爸爸改变了主意,对他说“孩子,今天咱们不比谁跑得快,比谁走得直。看见前面那棵树了吧,我们都走到那里,谁的脚印直,就算谁赢。”
孩子很高兴地答应了,他心里想:“比谁跑得快,我肯定赢不了,没听说哪个小孩能比大人跑得更快。但要比走得直,只要我专心致志,我一定能赢。”
爸爸很快就到了那棵树下,而这个孩子却走得很慢很耐心。当他终于走到树下的时候,他的脸上泛着红光,因为他坚信他终于赢了。
可当他迫不及待地转过身来的时候,失望笼罩了他的脸:他走出的脚印弯弯曲曲,而爸爸的却像一条直线。
望着孩子充满不解的脸,爸爸对他说:“孩子,知道你为什么走不直吗?是因为你一直盯着脚下,而我一直盯着远处的树。”
孩子若有所思地跑回原处,盯着大树又走了一遍,他的脚印也成了一条笔直的线。
这就是目标的作用。有了目标,你奋斗的历程就是一条直线,没有了它,你就会走弯路。人生苦短,走弯路就等于浪费时间,蹉跎岁月,就要付出代价。在拥挤的人群中,一步落下,十步都赶不上,这是做人的常识。
实际上,这个小孩也有自己的目标:尽量走直。他比不过爸爸是因为他的目标不合理。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许多人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到头来发现追求成功的阶梯搭错了边,却为时已晚。”
可见,不合理的目标不可能指引出一条合理的路来。要制定出合理的人生目标,你就需要坚持科学的原则。
如何制定合理的做事目标?
其一,目标不要过大或过小。不是什么东西都是越大越好的。物极必反,目标过大,看起来做起来都是那么遥不可及,你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和信心。反过来,目标过小,太容易达到,很难激发你的潜能。合适的目标就像是树上的苹果,你只有跳起来,才刚好能摘到。
其二,目标要明确具体。迷糊的目标很难引发出持续耐久的行动力,而且由于太过笼统,你很难找到实现目标的合理方式。故事中的小孩就是这样。
其三,要有达成目标的明确期限。人无压力轻飘飘,没有明确的实现期限,很多机会你就会在你不紧不慢的行动中慢慢流失,可能你的目标一辈子都实现不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陷入了沉思。回想起来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我给自己制定过切实可行的目标了吗?我给自己的目标定了期限吗?
十八岁之前,我有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考上大学。现在回想起来,我还是特别怀念心无旁骛的求学时代。
但我还是走了弯路,早恋导致高考失利,没有考上如意的大学。之后基本上都是随波逐流。大四的时候还把自己弄病了,此后二十多年都在服药,和病魔做斗争。寻找适合自己身体状态的工作,养活自己。
我才发现,后面这二十多年我是没有清晰的目标的。
现在我有了暂时稳定的工作,相对固定的双休。孩子也上了大学,暂时不用我操心。我是不是该给自己设立一个短期目标,50岁之前完成呢?
读30本书,这个目标我要努力实现,读书笔记的数目暂不限定。我已经在行动了,期待自己被书本滋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