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河下梢天津卫,津门故里好繁华。2024年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二,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开启节前看望慰问的行程,地点是天津。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的第一站,是位于天津市西青区的第六埠村。2023年夏天,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8月初,东淀蓄滞洪区紧急启用,第六埠村共转移安置群众179人,被淹土地1.0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2022栋。在第六埠村,习总书记实地了解去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看望受灾群众。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总书记谈到一些“牵挂在心”的事,其中就包括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春节临近,总书记专程来到天津第六埠村,看望受灾群众,这是总书记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2022年1月,总书记赴山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第一站也是去了一个受灾村庄。此前一年,山西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霍州市冯南垣村农房受损较为严重,总书记专程到该村看望慰问。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群众办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党员干部要把总书记的教导牢记在心,要涵养“时时放心不下”群众的情怀,关心群众冷暖,关注群众愁盼,把为人民群众幸福而奋斗当做自己最大的幸福,做到让群众时刻安心放心。
做到“时时放心不下”,要强化担当作为责任。党员干部要自觉主动投身新时代的实践舞台,撸起袖子、甩开膀子、扑下身子,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做临危不惧的进取者、做舍生取义的逆行者,敢于承担责任,敢于自我革命,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在历史的契机和时代的重任下,乘风破浪、奋勇直前。做到“时时放心不下”,要强化一心为民情怀。党员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关切”,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公仆本色,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将群众的事情记在心上、抓在手中、扛在肩上,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惠民生、促发展,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做到“时时放心不下”,要强化爱岗敬业精神。党员干部要爱岗敬业,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践行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团结群众、依靠群众中,更好地推动岗位工作。党员干部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勤于沉下心来“学”,善于开动大脑“思”,向书本学,补齐理论短板;向实践学,提炼总结经验;向群众学,获取智慧方法;向先进学,争先创优,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提升专业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