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金锁记》时,七巧给我的深刻印象是刻薄,刁蛮,人见人避的一个小女人,可今天重读后,我对七巧的多了些同情,她的一生多是充满着凄凉。七巧的一生是一个花样少女只身去触碰封建,触碰险恶,触碰黑暗,当她刚把这门撞开,就已经头破血流,孤立无援的她只好极力掩盖自己的伤口。越接近黑暗,离光明越来越远时,她选择干脆撕碎自己,也撕碎别人,胸前的那把金锁经日月腐蚀越发显旧,可七巧心头的那把残锁却更加结实。
当七巧还是一个纯真少女时,哥哥大年与姜家说下一门亲,要讲她嫁给姜家换痨病的二少爷,一个生活无法自理的男人。婚后生活可想而知是多么的痛苦与无奈,夫妻之间丝毫没有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这样的日子让七巧之后另寻“乐子”,在这大宅子里四处招惹是非来证明自己的存在,用他人的白眼、躲避来填补自己的那份空虚。
姜家老太太和二少爷相继过世后,七巧更是显露出任性最丑恶的一面,分家产是她来到这个家最首要的目的,为了这一天,她忍了太多,坚持了太久了,当这一天真的来临,她也就无所顾忌了,她早已打算拼尽所有去捍卫属于自己的那份钱财,属于她的后半生。
带着用颜面和生命争取而来的钱财,七巧带着儿子长白和女儿长安离开大院独自生活。可即使已经逃离了大宅,那份深入到骨子里的恶毒却早已经生根发芽。
儿子长白在七巧的怂恿下抽大烟、逛妓院,浑然没有作为男儿该有的担当,而女儿长安遇见心上人时,七巧也将这份美好亲手毁掉,当美好就这样被割裂,在黑暗中暴露无遗时,纯真的女儿长安索性不在缝补与追逐,她开始越来越像她的妈妈七巧。
“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归根究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
七巧也曾有过美好幻想,也曾对爱情抱有期望,她喜欢姜家三少爷,可这终究是一场无谓的追随,在黑暗的日子里,他仍是她的心灵寄托,,可这种寄托就像本是一颗摇摇欲坠的大树竟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在触手可破的泡沫上,这是极其可笑与无奈啊。
我不知为何要将这篇文章命名为《金锁记》,难道仅仅因为七巧脖子上带了个金锁吗?仅仅因为这把金锁见证了七巧的一生吗?或许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作者张爱玲是将七巧的这种封闭视为金锁,她在加入姜家的那天起就已经把人性美好的一面锁起来了,永久封锁,而这把心头的残锁锁住的不仅仅是七巧的一生,锁住的还有长白、长安的一生。
七巧度尽的岁月,像一个还在讲着的故事,述说这悲伤,倾述着无奈。这把黄金的枷,何其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