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你和金钱关系的,不是你的智力和知识,而是你的行为。
这让我想到了《穷爸爸富爸爸》,罗伯特·清崎说到的他的两位爸爸,一个是他的亲生爸爸,高学历的教育官员,有博士头衔,拿着稳定的工资,一个是他的朋友的爸爸,高中没有毕业的商人。
由于两个人的行为和对金钱的态度导致了不同的结果,穷爸爸一生为钱操劳,而富爸爸不仅有大量时间陪家人,还攒下了数亿美元的资产。
两位爸爸的区别,在一些小事情上非常明显。
比如遇到一个自己喜欢但是又特别贵的东西的时候,穷爸爸会说:“这个我可付不起。”就不再去想这个问题了,而富爸爸坚决禁止他这么想,而是鼓励他去思考,如果我要买这个东西,我要怎么去赚钱才能买的起
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导致了不同的行为模式,最终的结果就是,穷爸爸越来越不动脑子,每天只是重复着自己原来的工作,而富爸爸总是试图突破自己,财商反而越来越高。
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在2008年的时候,我刚从大学毕业,上海的房价还没有涨起来,当时大学边上的房价6000元/平,市区的房子大概在10,000元/平方米左右,面对金融危机,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又发布了新的房贷政策,首付只需要2成.
当时周围有两类人,一类是东拼西凑了首付,然后贷款买房,当然他们未来一段时间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但是他们把思维放在,我如何才能提高工资,让自己不再捉襟见肘。
而另外一类人是觉得自己永远就不可能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买的起房子,而过了几年,他们就真的再也买不起上海的房子了。
【下一步行动】
当时的我没有这样的意识,现在知道,也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