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到来了,新的工作又开始进行了,4月,在此我会想到一个我最熟悉的城市我的家乡---湄潭。一个让人非常留恋的地方,一个中国茶城县绿茶交易中心的茶城县之一。依夕在我脑海中会浮现出像“诗情画意”浪漫的湄潭,因为县如其名:让人们会想到浙江大学的西迁,农学作家会告诉你这里是中国近代制茶发展史上的重要节点,而资深茶友会告诉你“湄潭翠芽”作为“绿茶新贵”,终究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头。那么这不平凡的来头到底是什么尼?接下来请看:
湄潭县,隶属于贵州省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县城距遵义市区58公里,总面积1864平方公里,辖3街道14镇、132个村(居、社区)。地域呈南北狭长,东西宽25.5公里,南北长96.5公里,平均海拔972.7米,森林覆盖率达60.08%。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9℃。位于云雾缭绕的贵州高原北部,地处大娄山南麓,乌江北岸,在名城遵义东南侧。再加上当地气候温和,雨雾日多,土壤肥沃,结构疏松,含矿物质丰富,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极为有利,正所谓好山好水出好茶,绝非虚言。 湄潭至今仍保存着上亿年的全世界唯一的茶籽化石、野生大树茶标本。也在贵州堪称《湄潭县是“贵州茶业第一县”》。
据百科中记载,唐朝陆羽的《茶经》里,“茶圣”就曾慨叹:虽然地处偏僻,又是烟瘴所在,但“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到了明清两朝,湄潭的绿茶,更成为贵州进贡朝廷的高档产品。世界第一部茶叶专着《茶经》中,就有湄潭不仅能产茶,而且茶味很美的论述。宋代则有以茶叶为上贡的记载。如今的湄潭,拥有全国闻名的大型茶场和星罗棋布的农村茶园。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湄潭翠芽”炒制工艺非常讲究,其主要工艺分为杀青、摊凉、二炒、摊凉、辉锅等5道工序,炒作手法甚至多达十几种。所以“湄潭翠芽”的外形扁直光滑、匀整、绿润,内质嫩香持久,汤色绿润清澈,滋味鲜爽,叶底嫩绿明亮、鲜活匀整,叶肉肥壮,滋味醇厚回甘更耐泡,有板栗的清香。
茶香的美味:“湄潭翠芽”除了口感上的好喝外,还特别注重外在静观感,85°以上的开水一进入玻璃杯中,一片片像葵花籽般的绿叶浮了起来,垂直地立在水中,再慢慢地往下沉落,瞬间一芽一叶恣意绽放,犹如一朵朵绿色的小花在杯中舞蹈。看起来就让人有一种强烈想喝的欲望。也正因为如此,在湄潭当地人和爱喝湄潭翠芽的资深茶友们都爱说:“要喝湄潭翠芽,必须讲究方法,首先闻茶香、然后静观其色,据再观其形,最在品其味,上好的‘湄潭翠芽’不管泡多久,茶形都不会变,回甘的层次感也均匀丰富。”
这里小编给大家说一下为什么湄潭翠芽会在泡的时候,颜色会越来越变成泛黄的颜色:
1、绿茶的水溶性色素是构成绿茶茶汤的主要物质,它们主要包括黄酮醇、花青素、黄烷醇和黄烷醇类的氧化衍生物等。
2、这些具有极强的水溶性,在水溶液中呈黄绿色,而黄烷醇是构成绿茶茶汤的主要物质。
3、绿茶茶汤放置在空气中,茶汤中的黄烷醇会在有氧气条件下发生反应,使茶汤的颜色改变。因为绿茶在泡的时候会出现。
所以,在泡的时候会相继出现茶绿明亮的感觉。或许你现在能理解也并相信“湄潭翠芽”能够连续荣获48次获国家级金奖的原因了,不是浪得虚名,而真正实在是实至名归,并非社会网络的炒作神话。只因一生只等一壶茶唯有---“湄潭翠芽” 是也!
本文由自媒体站长郭秀锋编辑,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