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皱,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到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晚饭后,沉闷了一天的天气,突然间狂风大作,随着屋外呼呼的风声,急剧的雷声响过之后,窗外又夹杂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那雨敲打着窗外的树木,这样的风雨之夜,打开宣紙,提笔却无片言,感叹着春光又将逝去。伤感之极,一个人忍不住举杯饮酒消愁,却不知借酒浇愁愁更愁吗?醉意朦胧中,就连梦都不曾有过!全然不知道那狂风骤雨什么时候停了。早晨睁开眼,见轩窗外亮光透过窗帘照了进来,虽然头还是生疼,整个人感觉疲倦不堪,但第一个念头就是昨晚的风雨。要知道后园那几株海棠花开得正艳呢?每日里花丛中吟诗填词,何等惬意美好,可那样大的风和那突来的骤雨,是否让那海棠花已经凋零呢?正巧丫环进来拉开窗帘,先问问她吧!谁知那丫头的态度显得有点漫不经心,说海棠花还是和昨天差不多的艳。可她知道,那是不可能的。风雨过后定是叶多花少。即绿肥红瘦吗?海棠花虽美,但也要随着春光的流逝而花落凋零。时光是多么无情啊,它的流逝是谁都无法抗拒和无力挽回的。此词最大的亮点就是绿,肥,红,瘦四字。绿和红本是颜色,肥和瘦本是形态词。被作者巧妙地用绿和红代表叶和花,而肥和瘦来形容叶片的繁茂和花朵的凋零。显的更生动,又有生机。不亏为“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不知道为什么,读易安居士的《如梦令》,又想起那个同样和她一样伤春的女子,就是曹公笔下的黛玉葬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扑秀帘……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俩不知。”黛玉的这段感花伤己的词,何偿又不是对她自己短暂人生的写照呢?“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是对封建社会的血淋淋的控诉,可黛玉这样才情横溢的女子,最终若那落花随风而逝。
最近追赵丽颖和冯少峰夫妇倾心打造主演的电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虽只看了前十集,却也被赵丽颖的明兰从儿时到少女时代的成长所圈粉,以及古代封建礼教制度下对女性的摧残和歧视。但相比黛玉的悲惨,明兰似乎过早的学会了察言观色,能掩藏起自己的聪慧和锋芒,慢慢的成长起来的故事。
“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阑珊的夜色,一张张鲜活的笑脸穿越历史的天空,入我一帘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