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的手机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上的好友多到数不过来,没有上千也有好几百。但让人疑惑的是,在你需要帮忙的时候,你能想到的人屈指可数,甚至是根本就没有。
在还小的时候,总以为只要人脉足够广,通过人脉就能够办成许多事。所以很多人信奉要多交朋友,多社交,不管认识多久,总有一天会有用。
于是,很多人抱着这个出发点,疯狂加社团,加组织,加联系方式,直到手机软件“好友”越来越多。然而,多年以后,当你想约几个“好友”吃饭聊天,想让“好友”帮忙找一份工作,翻开手机却无有一人。
人脉,第一是要有人,而且还要很多很广,才能称之为人脉。这是我们对人脉的理解。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霍曼斯就说过: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人脉其实就是一种社交的交换关系。
许多有用的社交关系其实是出于双方的需求才产生的一种关系。
当你毕业五年之后,你还需要从网络平台上找工作,而不从朋友当中通过推荐获得,那么你这之前所有的社交就是无用社交,因为你的社交关系没有起到交换的条件。
所以,如果你想要获得有用社交关系,你需要去发掘自身的优势,并用你的优势去打开你的社交开关。
比如你的朋友圈里有一个好友正在招募一个会写文案的人才,刚好你又有这方面的优势,这时候你可以为其提供你的能力,为你们的社交关系建立联系。于是你们之间的社交关系开关就打开了。
其次还有一种建立社交联系的方式,就是你根据对方的需求去跟踪和锻炼你的能力,直到对方需要你的优势和能力之后,你们双方的社交关系也就建立了。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的社交软件明明躺着那么多人,也经常积极参与社交聚会,却依然丝毫不起任何作用。只是因为,你的社交方式用错了方法。
试想一下,一个街边卖饼的摊贩子和一个五百强企业的董事长,他们之间会有某种联系吗?答案是没有。
但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说,人和人之间想要见面绝不会超过五个人。
这个理由是得到过证实也是可以肯定的。但细究一下就会发现,如果要见某一个上流社会人物,你没有与其值得交换的价值,你觉得他会想要见你吗?这个答案也是肯定的,那就是,不会。
首先,你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不在一个层次上,一个谈世界谈格局,另一个聊家长里短,平常琐事。其次是你们之间的价值够不成等价交换。一个五百强企业和一个买饼摊贩没有生意链接,也就够不成可以有交换的价值。
所以,当你发现你认识了许多人,但是依然够不成深度链接的时候,你应该想一下是否要放弃一些无用无意义的社交,而是提升自己的能力,进行自我投资,建立自己的价值和优势才是打开人脉的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