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句:
保持心灵美好纯粹:感恩之心,利他之心,谦虚之心。
每日反省,专注工作,远离糟糕,永不放弃,积极进取,不骄不馁。
神秀法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我们无法做到心内不沾世俗,就得时时勤拂拭,专注心的修行。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人生呢?
稻盛先生认为,
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人生中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内心吸引而来的。佛曰,“思念造业”。
一切始于心,终于心。
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让自己的心灵保持美好和纯粹的状态,这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现在身处何种艰苦的境遇,都要不骄不馁,一心一意,努力前进。
人生其实是非常单纯的东西。以利他之心为基础,在每天的生活中,尽可能地不断努力。只要这么做,命运就一定会好转,幸福的人生就一定会到来。
②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热情和能力的打分范围都是从0分到100分,但思维方式却是从负100分到正100分。三者相乘才是关键。不管热情和能力有多高,只要思维方式是负数,一切都是负数。
成功人士和非成功人士只有毫厘之差。关键在于,当遭遇前所未见、如同绝壁一般的巨大障碍时,在那一瞬间,能不能对自己说“一定能跨越”,并走出第一步;敢不敢想“是我的话,一定能攀登”。
觉得不行的时候才是工作的开始。
永不放弃。
具体行动的规范不是基于得失,而是基于作为人应走的正道。不以得失,而以“善恶”来判断事物,把“善心”作为判断、决策的标尺。要做到这点,需要平日里严加注意,否则很难付诸实践。
什么样的人物,才适合当领导者呢?
稻盛先生认为是那些一贯勤奋埋头工作,不断提高自己心性的人。这样的人,即使手握权力,也不太会心生傲慢,不会堕落。
心是什么?
心灵=情绪+欲望+思维(参考书目《思辨与立场》)
稻盛先生认为,心的结构构从里到外,由真我、灵魂、本能、感性、理性这五层组成。核心是真我,真我就是真善美。
刚降生的灵魂未必美好,正因如此,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人生,努力磨炼灵魂,不能懈怠。
人生的目的是磨炼心性,为他人尽力。
构建人生的基础:感恩之心、利他之心。
如何提高心性?
①全力以赴专注工作。
全身心投入工作时,怨恨他人、憎恶他人的杂念就不会浮现。(心流状态,参考书目《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心灵自然得以磨炼,性情自然得以陶冶。这是净化心灵、美化心灵的最好的方法。
②要谦虚,不要骄傲。
③每天反省。
④常怀感恩之心。
无论何时何事,都要表达感谢,如何做到?
如果缺乏对他人的谦卑之意,感谢之心是无法萌生的,所以谦虚是感恩的前置。
只要能够感到高兴,自然就能够心怀感谢。
灾难发生,意味着消业。因此,遭遇灾难时要感到高兴。
⑤积善行,思利他。
基于利他之心生活,就是祈愿他人好,就是为社会、为世人尽心尽力。
当做事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自我保护,或者是希望获得别人的好评,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一点损伤,这件事便很难进行下去了。可是初心是“利他”时,他人也更愿意帮助你来推动这件事。事情也更容易开展下去。
但心术不正的人出现了,该怎么办呢?
最好的办法是远离他,不与他发生关系。警惕被这种人玷污自己的心灵。
对于认真投入的事业,有人无端批判,有人拖后腿。对于这些人的态度也一样:不加理睬。
因为如果有反驳那些诽谤中伤者、要战胜他们的想法时,我们自己的心灵也就被玷污了。这种人靠近我们,只要我们不去附和他们,也不去对抗他们,他们不久就会静静地离去。
⑥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冥想也行,坐禅也行,每天用很短的时间就行,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每天获得这片刻的平静,就能够一点一点地接近真我的状态。
扩展阅读:
《思辨与立场》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