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我刚好13岁,因为小升初成绩不好,只能到镇上的学校上学。这所学校好多年没有出过高中生了。我真的不想去这所学校,去了也就意味着这一生有可能也就这样了。临近开学,心情愈发烦躁,每天萎靡不振的躺在床上。我不能去镇上上学,一定跳出这个圈子。
当时,我就去央求自己的父亲,我说:“爹,我不想去这个学校上学,去了我这辈子就完了。”
父亲叹了口气,也没怎么说话。
我说:“爹,我在这里上学真的就完了。自己管不住自己,爱看电视,朋友又那么多,根本就没心思学习。我去县里上学,去了哪里,我就能认识其他地方的人,再说学校也没有电视,就能好好学习。我保证去了好好学习,学出个样子.......”
后来,父母被我逼得也是没有办法。他们把心里的苦闷跟我姐夫说了说,特别幸运的是,姐夫的一个朋友教育系统有人,他找到当时县城中学的校长,经过别人介绍,学校接受了我。
农历八月份,早上不在闷热,已经有了丝丝凉意。在天刚蒙蒙亮时候,伴随着公鸡的打鸣声,父亲已经准备妥当。我当时心里既高兴又忐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村庄,也没有去过县城。多种滋味糅杂在一起,对家乡的依恋不舍;对未来的憧憬;对未知的恐惧......
父亲骑着自行车拖着我去的县城,一路上有说不完话,说不完的嘱托。进入县城,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宽的柏油马路,马路两侧的垂柳,随风摇摆,是那样的好看,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一切是那么新奇,一切是那么美好。
等到了学校,父亲把我安顿好后,就要骑车回家了。我站在宿舍的二楼,看着父亲的背影,眼泪止不住的流了下来,真想大声痛哭,真想跟父亲回去,这一刻我懂得了思念和想家的滋味。我不敢下楼去送父亲,怕自己不争气的眼泪,让父亲担心,徒增伤悲。
看着父亲的背影慢慢的消失在我眼前,我偷偷的擦干眼泪。暗暗的下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让父母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