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友看了一篇讲人工智能的文章,摘录了中间一段话,“如果依然按原有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填鸭式知识教学,不鼓励孩子去探索、去体验、去自信地解决遇到的问题,那么三十年后孩子们可能找不到工作。”
我心里好笑,焦虑真是无处不在。
当然,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们现在的教育面向的是过去,或者面向的是此时此刻,这的确是个大问题。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相信现存秩序和社会结构、社会生产方式稳定,一百年不会变,相信现在的教育能帮助他们的孩子找到工作。
也就是说,他们担心找不到工作,不是担心生产方式和能力要求发生了变化找不到工作,而是担心没有学会现在看重的技能和能力,从而找不到工作。这个就不用赘述了,应试教育如火如荼,前赴后继就是明证。
可以预见,人类已经掌握的知识,人工智能会比人类掌握和运用得更好。
这是谷歌围棋机器人战胜人类最强棋手给我的启发。就围棋来说,人类需要向人工智能学习,人工智能已经是围棋这个游戏里神一样的存在。
就是说,在单一单纯、专业的工作上,人工智能的效率,人类已经不可望其项背,未来还会有更多让人瞠目结舌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
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是要能够让人工智能在所有事务上,像人一样思考和决策,而不仅仅是在单一单纯、专业工作目标上起作用,这可以理解为仿生,不过这个仿生直接是造人,甚至可以理解为造神。
所以有这个说法——人越来越像机器,机器越来越像人。最优秀的人类正在通力合作,要把他们对“什么是人”的理解运用到造人,这当然会导致机器会越来越像人,直至机器真的成为人,然后超越人。而没有创造能力、自主能力,习惯听话服从的人们自然是越来越像机器。
依托计算机强大和永不停歇的计算能力,人类已经确认的全部知识,人工智能都能超过人类。
我现在疑惑的是,人工智能能不能发展出发现问题的能力。
一旦发现了问题,人类就有办法证实或者证伪。
就是在证实或证伪的方法上,人类也是不停地发现新的问题,促进证实或证伪的新的发展。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人类天生就具备的,只不过因为教育和环境的原因,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丧失这种能力,丧失这种可以超越人工智能的能力,看起来目前人工智能不可能掌握的能力。
但是到底人工智能会不会掌握这种能力呢?
如果人工智能不能掌握这种能力,对于人类的整体命运来说,没什么可以担心的。人类最优秀的那些人,总是会不停地去发现问题。
我们也都可以学会发现问题的方法。当然,不去学那就没办法了,那就仅仅成为大数据的资源,整天在人和人工智能设定的游戏规则中生活和游戏。
如果人工智能能够掌握发现问题的方法,也不用太担心。两个可能,人工智能或者成为我们人类的一部分,人与人工智能不分彼此,互相合作。比如,智能心脏,维持我们的生命,那这个智能心脏,到底是机器独立于我们存在,还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呢?
就以围棋来说,人类向人工智能学习,研发新的战略战术战法,但是眨眼间人工智能又学会如何应对人类新的战略战术战法。换个视角来看,这是人类和人工智能互相合作探索围棋这个游戏,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围棋游戏进入了永不停歇地高强度探索境地。
在之前,新的围棋流派出现,总要领风骚许多年。而现在,流派已经没有意义,流派不过是新的算法,人工智能眨眼间就可以掌握破解,人类又可以惊若天人地看待围棋机器人的创新,欣然学习然后继续钻研,人机共进。
这个就有点类似人和智能心脏的关系。
当然,在围棋游戏里,人类的目的如果是为了战胜人工智能的话,那是永远不可能了。
另一个可能,人工智能闹独立,不与人类合作。
老实说,这就是霍金和马斯克们担忧的灾难性后果。人工智能闹独立,那就是毁灭人类的结局。
大家都要死,还管个毛线的工作。
如果就这样结束这篇文章,恐怕有些朋友难免会绝望。
其实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到底人工智能将来是与人类合作,还是和人类分庭抗礼、争夺工作、争夺生存资源?
这里的思考基础,我认为是这样一个关键,那就是,人工智能是在全部人类文明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吸收的是人类文明的全部成果。
那么问题来了,人类文明的成果,它的核心意义是什么?
促使人类发展到现在的动力是什么?具备独立思考和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至少一开始学会的应该也是这种动力。
动力是什么呢?是让人类生活更安全快乐的动力,还是让人类毁灭的动力?
围棋机器人如果自己会接电线接网络,他的动力是探索围棋,还是战胜人类呢?人类已经不是它的对手,它的动力是什么?
能够像人一样思考和决策的人工智能,或者说,人类造出来的超人或者神,他的动力是什么?
为了合作还是为了战胜?
昨晚和13岁女儿谈古希腊,后面说到人工智能。我说现在许多人们恐惧人工智能会弄得人们失去工作,但是我不担心。人工智能把工作都做了,正好我们可以像古希腊人一样整天胡思乱想那些“无用之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