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放假的时候,我第一次过问爸爸的丧葬费解决问题,哥哥们告诉我:因为没有火葬,卡掉了,可能连妈妈的赡养费也成了鸡肋。
听到他们这样说,我的第一反应:不可能。
晚上躺在那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这是爸爸出生入死挣得的,也是国家为做出过贡献的人们的一种额外补偿,我们却把这个权利拱手让了出去,爸爸在九泉之下怎可瞑目?
早上起床后,我决定凭自己的能力去办这件事,我想到了一个远房亲戚,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年轻人,我比他大,按辈分来说,我跟他的姥姥应该是同辈,几年前的暑假,他来看望爸爸,我们见过一面,他留了我的电话,后来加了微信,凭我的直觉,他是仗义之人。
因为再想不到第二个我能咨询的人,我拨通了他的电话。
当时,我想知道这件事,要通过什么部门去解决,因为他接触的社会圈比较广,我想他应该是知道的。
我说明来意,他也听明白了,告诉我不要着急,又了解了爸爸所在单位,他说正好有熟人,给我打听,让我等他电话。
后来,他真的来电话了,并且问我要了管人事的负责人的电话,给负责人去了电话。
事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有一天我在简书上看到有简友写的文章,跟我爸爸的情况特别相像,这时,我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随后,我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了这位年轻人。
他看了文章后,从言语中我听出了他也犯难了。
晚上睡在那辗转反侧,我失眠了,难道就此罢休?
不,这不是我的性格。
起床后,我临时做了决定:今天就去找当事人,不去,我永远不知道事情的难易程度。
想到就去做,上午我请了假,踏上了去爸爸单位的路,这是我第一次去爸爸的单位。
从单位回来,我把见当事人的全部过程,通过电话告知这个年轻人,因为当时我们说好兵分俩路找人的,现在他还一直积极地帮我找人,托关系。我顺便告诉他别忙乎了,管人事的答应五一过后着手办理。
星期天中午,我刚刚安顿妈妈午睡,听到院子里有声音,抬头一看,是年轻人来了,我赶紧出去迎接。他告诉我回老家参加朋友孩子的婚礼,顺便过来看看爸爸的事办得怎么样了?
说实话虽然是亲戚,已经是八竿子打不着了,当时我也是出于无奈才麻烦人家的,岂知道他还惦记着这件事,我的心里是满满的感动。
本想过几天办完事了,跟他说的,没想到他主动过来问这件事,真的让我很感动。
其实生活中的感动无处不在,只是人们习惯了冷漠,习惯了各扫门前雪,忽略了身边这些让我们感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