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努力,奋斗”成了新时代年轻人的代名词,大家都想要开豪车,赚大钱,于是注重个人提升成为了主线。保安学英语,清洁工考大学这些在旧社会凤毛菱角的现象在21世纪的时代大潮里成为了现代人对个人提升注重的极致体现。
努力的人随处可见,但拿到结果的人却屈指可数,因为大家都只是在做感动自己的努力,因为在大家的观念里“越努力越幸运”,而事实是成功并不是努力就能获取,期间包含多种客观因素,机遇,价值输出占主导,大部分人的努力而未得到实质性的结果已是常态,在我看来,单单努力的向内输入是不够的,注重技能的培养才能走得更远
那么有人问了,什么是向内输入呢?向内输出就是诸如跑步,阅读,练习钢琴,学英语等练习性东西,那么有向内输入,是不是也有向外输出呢?是的,向外输入就是画画,写作,教别人英语等行为,简洁的来讲,向内输入就是注重习惯的培养,而向外输出就是注重技能的培养。
朋友圈不乏看到很多好友每天早起,看书,练钢琴,跑步这些看似很励志的行为,长期下去,你会发现他们看似努力,实则并没什么两样,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只是不断的向内输入,而忘记了向外输出,你喜欢看书,却不把新接触的观点写出来分享给别人,喜欢练习钢琴却不自己创作,长期的不断练习怎么会产生自己的风格的音乐呢?当你把新接触的观点发布在网上,长时间下去,开始有人受到你的启发,给你点赞,这就形成了价值输出,每天运动,把运动的一些心得分享给朋友或者网友,也形成了价值输出,长期坚持下来,也就形成了一种技能,可能帮助他人产生价值传输的技能,输入加输出再输入形成闭环,你所做的事情也就实实在在的成为了你自己的
我曾在中学的时候为了摆脱英盲的困扰,每天早上5点起来,晚上11点睡,不断的背语法单词,坚持了3个多月,分数也大幅度提升,由40多变为每次考试都稳定在80多,可在之后,无论我怎么去背,分数一直停滞不前,有一次,我同桌问了我一道题目,我发现我也不懂,但是为了表示我博览群书,我给他卖了个关子说让她自己先想一下,明天再告诉她,于是晚上自己疯狂查阅才理解其中的意思,第二天原封不动的告诉她,后面她每次有不懂的就来请教我,我也同时以大相径庭的办法交给她,长期下来,我发现自己分数变成了100多分,以前有句话叫“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她才是我最好的老师,我发现了最好的学习办法就是把你所学的东西原封不动的教给别人的过程,也是自己学的最快的过程,在教别人的同时,你会自己想着如何去让他理解,当你能成功让他理解后,这正在学习的事物在你自己脑子里也就根深蒂固了。
你是否也曾像我一样,只注重个人的向内输入,而忘记了向外输出,你也是否尝尝发现自己足够努力了,而拿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而我的答案只有一个;我们往往只注重个人的习惯培养,而忘记了个人技能的培养,而不管是在任何地方,技能的培养才能走得更远